子夜秋歌(其四)

既苦秋夜长,亦怯秋气凉。

无人可解说,岂复厌啼螀。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凄清与孤独之感。诗人以“既苦秋夜长,亦怯秋气凉”开篇,直接点出了秋天夜晚的漫长与寒意,营造出一种冷寂的氛围。接着,“无人可解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似乎在寻找一个能够理解自己情感的人。最后,“岂复厌啼螀”,通过对于秋虫鸣叫的描述,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与无奈的情绪,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人类情感之间的某种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象的融合,展现了诗人面对秋日特有的情感体验——既有对季节更替的感慨,也有对内心孤独的深刻反思。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动人,是明代文学中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互映照的佳作之一。

收录诗词(1242)

李孙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子夜冬歌(其一)

一夜雪皑皑,门前忽盈尺。

欢心如畏来,勿复比松柏。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陌]韵

子夜冬歌(其二)

与郎面拥炉,背后北风吹。

不须相借问,冷暖各自知。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子夜冬歌(其三)

冻雪飞鸟尽,忽闻朔雁声。

若非寄郎书,何用送悲鸣。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庚]韵

子夜冬歌(其四)

絮绵葺残袄,聊以禦严霜。

辛苦度岁寒,与郎乐春光。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