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林弼的《至安南次王编修韵》描绘了作者对遥远南方安南之地的景象感受。诗中首先展现了安南的偏远与荒凉,"炎海无垠野望长",暗示了气候炎热和地域辽阔。接着,诗人以历史典故为引,提及马援的遗迹和高骈的城池,通过"马援台前秋草碧,高骈城下暮烟黄",寓言式地表达了对边疆安定和历史传承的重视。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积极的情感表达,"百年图籍归中国,三郡山河保故疆",强调了文化认同和领土完整的价值。最后,"万里天威如咫尺,西风回首白云乡",以壮丽的意象收尾,象征着国家力量的强大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同时寄寓了诗人对国家统一和边疆安宁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与现实交织,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体现了明朝文人对边疆治理和国家荣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