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程子精微谈谷种,谢公近似喻桃仁。
要须精别性情异,方识其言亲未亲。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真德秀所作的《咏仁》,主要探讨了程朱理学中的"仁"这一核心概念。诗人以程颐(程子)的深奥理论和谢灵运(谢公)的比喻为引,强调理解和分辨仁的本质与不同个体的性格特质至关重要。通过比较,诗人指出只有真正理解并辨别出仁的内在含义,才能判断其是否贴近个人的真实体验。整首诗寓教于比,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理学对道德修养的深入思考。
不详
本姓慎,因避孝宗讳改姓真。始字实夫,后更字景元,又更为希元,南宋后期理学家、大臣,学者称其为“西山先生”。有《真文忠公集》都传世
东风昨夜入帘帷,便觉深宫漏影迟。
一曲凉州花尽放,不须先作报春诗。
济济儒冠萃讲庭,韦编竟日共研精。
还将泰象参人事,要使群阳更汇征。
鹤驾通宵入问安,龙墀清晚押朝班。
天颜喜见重轮月,春色先回万岁山。
画堂金榜揭居仁,万物知关念虑深。
一点阳和从震出,助成天地发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