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园十咏(其十)锦亭

帘幕临彫槛,窗疏照烂霞。

园林初过雨,风日猛催花。

香入游人袖,红堆刺史家。

四时俱好景,终不似春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垂帘映照雕栏,透过稀疏窗户洒下斑斓晚霞。
雨后园林清新,阳光强烈催促花朵绽放。
香气飘进游人的衣袖,红色的花朵堆积在刺史府中。
四季都有美景,但始终不如春天的繁华绚烂。

注释

帘幕:装饰有图案的窗帘。
窗疏:窗户稀疏。
烂霞:灿烂的晚霞。
园林:花园或庭院。
过雨:经过雨水冲洗。
风日:风雨天气。
猛催:强烈催促。
香入:香气进入。
游人:游玩的人。
红堆:红色花朵堆积。
刺史:古代官职,这里指府邸主人。
四时:四季。
终不似:终究不如。
春华:春天的花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园林景象。帘幕临近精美的槛花,窗棂疏散地透出斑驳的霞光,营造出一种淡雅幽静的氛围。园林刚刚经历了一场雨后,空气清新,微风和煦,催促着花朵们竞相开放。

“香入游人袖”一句,生动地表达了春日里花香随风飘散,甚至能钻入行人的衣袖,这不仅是对视觉的描绘,也是对嗅觉的触动。红色的花瓣堆积如山,与“刺史家”相呼应,不仅形象地描写了春天花开的壮丽场面,还隐喻着繁华易逝,历史沧桑。

最后两句“四时俱好景,终不似春华”,意味着虽然四季各有其美,但最令人心动的还是春天那般绚烂多彩。诗人通过这样的笔触,表达了对春天独特情感的赞叹,也反映出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春愁”主题,即对于春天美好的无限眷恋和不舍。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旖旎,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春日园林之中,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份淡雅而又生动的春意。

收录诗词(27)

吴中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园十咏(其五)翠柏亭

众木坠黄叶,皴皮抱翠枝。

自然根性在,不为雪霜移。

灵润承多露,清阴贯四时。

婆娑岁寒意,每到坐迟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齐山图

当时齐映为州日,从此山因姓得名。

却自牧之赋诗后,每逢秋至菊含情。

行寻古洞诸峰峭,坐看寒溪数曲清。

梦到亦须尘虑息,那堪图画入神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闰春三月二日陪行之秘监游柏谷寺

宝界嵚岑路入云,闰馀三月属芳辰。

烟林未动阴森地,山杏寒开寂寞春。

潞子岭头销白日,神农祠畔柅朱轮。

乘闲自是逍遥事,谁羡襄阳倒载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览齐山寺陈鸿断碑

翠琰何年沉朽壤,羡师寻访得其馀。

应同湘水断碑字,难辨韩陵片石书。

汨没身名真梦幻,变迁时月易丘墟。

收藏且作山中物,莫问陈鸿记事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