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孙不归怨芳草,山鬼欲啼牵女萝。

铁檄召雷秋雨足,瑶坛谒帝夜云高。

游山采药辞家早,扫石看云出洞迟。

青山尽处海门阔,红日上来天宇低。

花竹一家巢绝顶,烟尘九点认齐州。

潮来估客船归市,月上人家水浸空。

形式: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黄镇成的《句》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向往,以及对远方世界的想象。诗中描绘了山川、云雾、日出、海景、花竹、潮水和月光等多种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受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首句“王孙不归怨芳草,山鬼欲啼牵女萝”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表达了一种对远离家乡、无法归去的哀愁,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神秘与不可知性。

接下来,“铁檄召雷秋雨足,瑶坛谒帝夜云高”两句,通过“铁檄”、“雷”、“秋雨”、“瑶坛”、“夜云”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自然景象,仿佛在诉说着某种超乎常理的力量或仪式,引人遐想。

“游山采药辞家早,扫石看云出洞迟”则描绘了诗人的行旅生活,清晨出发登山采药,傍晚才从洞穴中出来,表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与探索精神。

“青山尽处海门阔,红日上来天宇低”两句,将视线从山间转向大海,红日初升时的壮丽景象与广阔的海面形成对比,给人以开阔的视觉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花竹一家巢绝顶,烟尘九点认齐州”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目光投向更远的地方,通过“花竹”、“绝顶”、“烟尘”、“齐州”等意象,表达了对远方世界的向往和对广阔天地的感慨。

最后,“潮来估客船归市,月上人家水浸空”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潮水涌动,商船归航,月光照耀下的水面显得格外宁静,营造了一种和谐而宁静的氛围,也暗示了生活的平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远方世界的憧憬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298)

黄镇成(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秋声子、学斋先生等。邵武(今福建邵武县)人,元代山水田园诗人,与黄清老(邵武故县人)被后人并称为“诗人二黄”。初屡荐不就,遍游楚汉齐鲁燕赵等地,后授江南儒学提举,未上任而卒。著有《秋声集》四卷、《尚书通考》十卷

  • 号:存存子
  • 籍贯:紫云山
  • 生卒年:1287-1362

相关古诗词

红日马头天已近,青云雁背雨初晴。

形式: 押[庚]韵

八月十五夜处州分司对月

玄武夕始正,华月升秋旻。

徘徊出西陆,照曜此瓯闽。

金波何穆穆,绿枝满中轮。

馀辉动轩房,紫兰含微津。

皇天降丰岁,王政亦已陈。

乐哉一杯酒,允矣同庶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野人篱落通潜口,贾客帆樯出汉阳。

形式: 押[阳]韵

奉题朱泽民先生画山水图

洞庭之南湘水东,青山奕奕蟠苍龙。

云阳峰高七十一,欲与衡岳争为雄。

我家近在云阳下,来往看山如看画。

十年尘土走西风,每忆云阳动悲咤。

吴中胜士朱隐君,笔精墨妙天下闻。

画图画出湘江水,青山上有云阳云。

云阳山高湘水绿,十年不见劳心目。

只今看画似看山,万里归情寄鸿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