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朱同的《竹枝词十八首(其十三)》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渔家生活画面。诗人以夫妻间的互动为题材,通过“阿侬随郎上钓舟”起笔,形象地写出女子陪伴心爱之人一同出钓的情景。接下来,“郎作钓丝侬作钩”一句,巧妙地比喻丈夫是主导钓鱼行动的钓线,而女子则是辅助的鱼钩,暗示了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角色和对爱情的奉献。
后两句“钓丝无钩随风飏,钓钩无丝随水流”,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关系的象征意义。钓丝象征着丈夫的生活和责任,而钓钩则代表女子的期待和情感寄托。当钓丝飘扬,可能寓意丈夫在外忙碌,女子则静待他的归来;而钓钩无丝,暗示女子独自承受思念之情,如同钓钩在水中独自漂流。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气息,通过日常小事展现了夫妻间的情感交融和相互依赖,体现了明代文人对民间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情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