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十八首(其十三)

阿侬随郎上钓舟,郎作钓丝侬作钩。

钓丝无钩随风飏,钓钩无丝随水流。

形式: 词牌: 竹枝

鉴赏

这首明代朱同的《竹枝词十八首(其十三)》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渔家生活画面。诗人以夫妻间的互动为题材,通过“阿侬随郎上钓舟”起笔,形象地写出女子陪伴心爱之人一同出钓的情景。接下来,“郎作钓丝侬作钩”一句,巧妙地比喻丈夫是主导钓鱼行动的钓线,而女子则是辅助的鱼钩,暗示了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角色和对爱情的奉献。

后两句“钓丝无钩随风飏,钓钩无丝随水流”,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关系的象征意义。钓丝象征着丈夫的生活和责任,而钓钩则代表女子的期待和情感寄托。当钓丝飘扬,可能寓意丈夫在外忙碌,女子则静待他的归来;而钓钩无丝,暗示女子独自承受思念之情,如同钓钩在水中独自漂流。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气息,通过日常小事展现了夫妻间的情感交融和相互依赖,体现了明代文人对民间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情描绘。

收录诗词(215)

朱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紫阳山樵。朱升子。洪武中举明经,官至礼部侍郎。有文武才,工图绘,时称三绝。坐事死。著有《覆瓿集》

  • 字:大同
  • 号:朱陈村民
  • 籍贯:徽州府休宁

相关古诗词

竹枝词十八首(其十四)

湖草青青湖水深,画船撑出断桥阴。

画船无柁是郎性,断桥有柱是侬心。

形式: 词牌: 竹枝

和西湖竹枝词

长簪高髻画双鸦,多在湖船少在家。

黄衣少年不相识,白日敲门来索茶。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麻]韵

竹枝词十八首(其十六)

阿侬家住第三桥,白粉墙低翠竹高。

春光一日老一日,怕见花间飞伯劳。

形式: 词牌: 竹枝

竹枝词十八首(其十七)

望郎一朝又一朝,萧郎信似浙江潮。

钱塘潮信有时失,臂上守宫无日销。

形式: 词牌: 竹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