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西湖边的一幅生动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湖上采菱、泥中取藕的劳作场景,以及鸳鸯与鸂鶒的互动,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自然情趣。
首句“湖上采菱菱湿衣”,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湖面上采摘菱角的情景,菱角的湿润映衬出她的勤劳身影,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清新与生机。次句“泥中取藕藕得归”,则转向了另一幅画面,展现了一位男子在泥泞中挖掘藕根的场景,尽管劳动艰辛,但收获的喜悦溢于言表。这两句通过对比,不仅展现了不同劳作的场景,也隐含了对劳动者辛勤付出的赞美。
后两句“怪杀鸳鸯不独宿,却嫌鸂鶒傍人飞”,则将视角转向了湖中的生物,通过对鸳鸯与鸂鶒行为的描写,赋予了自然界的生灵以情感与个性。鸳鸯通常被视为爱情的象征,而这里却表现出它们对独处的偏好,不愿与他人共享空间;鸂鶒则因靠近人类而感到不适,选择飞离。这种对动物行为的细腻观察,不仅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具体的劳动场景和自然界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元代文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敏感观察,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