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元代诗人张养浩所作,名为《和鲁子翚学士见寄诗韵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形象,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其对自然与道的向往。
首联“佳句人传自雪堂,万人如海一身藏。”以“雪堂”为背景,隐喻诗人远离尘嚣,独善其身的生活态度。这里,“万人如海”与“一身藏”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颔联“骑鲸有志寻仙李,刺虎无心效卞庄。”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仙道的向往和对勇猛的追求,但又不执着于外在的功名利禄,体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和的精神境界。
颈联“高枕拂云眠薤谷,直钩和月钓林塘。”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在自然之中寻求心灵的慰藉。高枕而眠,拂云以示超脱,眠薤谷则暗示与自然和谐共生。直钩钓鱼,和月入塘,既体现了诗人的闲适与自在,也寓意着对生活简单质朴的追求。
尾联“寄声沙鸟休飞去,老子年来物我忘。”以沙鸟为对象,寄语它们不要离去,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的心愿。这里的“老子年来物我忘”,不仅指时间的流逝,更强调了诗人对自我与外界界限的模糊,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张养浩追求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生理想,以及对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