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

乡思浓于酒,倾来讵易乾。

坐驰千里短,愁结一宵难。

晚叶吟风细,秋砧捣夜寒。

不知天上月,今夜为谁圆。

形式: 五言律诗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张端亮的《不寐》描绘了深深的思乡之情。首句“乡思浓于酒”以酒喻乡愁,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情感的浓厚和难以排遣。接着,“倾来讵易乾”进一步强调愁绪之深重,仿佛即使倾倒再多的酒也无法将其消解。

“坐驰千里短”运用了夸张手法,写诗人思绪飘忽,渴望跨越千里回到故乡,然而这只是短暂的幻想。“愁结一宵难”则揭示了愁绪缠绕,整夜无法解脱的困境。接下来,诗人通过“晚叶吟风细”和“秋砧捣夜寒”,借落叶随风轻吟和秋夜砧声的凄凉,渲染出一种孤寂而寒冷的氛围。

最后两句“不知天上月,今夜为谁圆”以月圆象征团圆,诗人问月,今晚的圆月是为谁而圆,暗含自己与家乡的分离,深化了思乡之情的主题。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清人张端亮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无尽愁绪。

收录诗词(3)

张端亮(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瓦角村山路见奇石

娲鼎何年泼余汁,化作狰狰神虎立。

风雷一啸破溟濛,山鬼野狐应夜泣。

耸肩侧视几回痴,百窍玲珑琢削奇。

玉裂冰纹苔绣铁,祗留皴法米家知。

高呼石丈石无语,石若有情应共吐。

何事空山老岁华,暮迎秋月朝秋雨。

爱而不忍便弃捐,以手拍之声铿然。

谁信神奇有如此,故令冷落伴荒烟。

我不能谈经令汝头自点,又不能大袖纳汝避俗眼。

振袍且下深深拜,从此相思知不浅。

形式: 古风

寒食舟中

春风江上柳如烟,夹岸桃花远趁船。

令节再逢寒食候,滩声不断石桥边。

布帆无恙随流水,明月多情媚远天。

舣棹清宵临野寺,不堪钟鼓伴愁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晤钱鉴涛

乱世身还在,遐方子再过。

几年收涕泪,此日话关河。

黔楚三生梦,悲欢一曲歌。

肯来昆水上,相共老渔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春日偕友人集坦园

老至耽春色,浮生托醉乡。

懒师嵇叔夜,痴学顾长康。

风柳初垂槛,山花远映墙。

不须嗟濩落,泉石足徜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