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成公宽平通鉴佚老三帖赞

治粹于隆古,元凯之懿,根于笃诚。

世泽未倾,英髦代兴。非不卓荦,绝乎径庭。

而斯道之正,独未有以韦平之家,而继孟荀之鸣者。

岂天心之昌我朝,固得其人而后行耶。

儒服独立,出于簪缨。百圣微言,阐我金籯。

使万世而下,洙泗有所系,伊濂有所承。

正传未坠而迄续,绝学将晦而复明。

所谓派徐历许,沿申溯荣。篑覆基峙,源澄流清。

殆匪一日之积,偶然而生。

至于道以身立,忠以死争。

斡泰否之机,开剥复之萌。

其昆弟刚毅之操,家庭讲贯之精,又何其集义之不馁,而为人之难能也。

我读五帖,言言典型。文史潘吴,诗书邵程。

望群贤于忠谠,验本体于宽平。

则虽小而见诸简牍之接物,亦奚以异于埙篪之同声。

晻若前陈,如龟之明。仁远德輶,欲举曷胜。

于戏二难,古谁与京。倡与和与,展也其成。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岳珂对吕成公的赞颂之作,他赞扬了吕成公在道德学问上的卓越成就,以及他在儒家传统中的重要地位。诗中提到吕成公的品德源自于深厚的诚信,家族的优良传统得以延续,他的学术贡献如同百圣的微言,阐明了儒家的金籯之学。吕成公不仅个人品行端正,而且身体力行,忠诚至死,他的行为影响深远,使得儒家正统得以维系,学术失传的学问得以重明。

诗中还提及吕成公的家庭教育和兄弟间的刚毅精神,以及他对待事物的公正宽平态度,这些都是他作为典范的体现。诗人以乐器比喻和谐,强调吕成公的行为如同埙篪共鸣,无论是在日常交往还是在重大原则问题上,都表现出一致的高尚品质。

最后,诗人感叹吕成公的成就难能可贵,他的言行如同龟甲般清晰可见,仁德深厚,令人敬仰。他认为吕成公在弘扬儒家之道上起到了关键作用,是古代难得的贤才。整首诗赞美了吕成公的道德风范和学术贡献,体现了对儒家文化的尊崇和传承。

收录诗词(770)

岳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晚号倦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 字:肃之
  • 号:亦斋
  •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 生卒年:公元1183~公元1243

相关古诗词

孙仲益和议帖赞

事君有大义,彼国家之不计,而惟顾乎妻子之避地。

则执笔舐痔,惟苟活是视,岸然不愧,固其素志。

于予乎何议。

形式: 押[寘]韵

孙过庭摹洛神赋赞

大令好书洛神赋,后人犹袭邯郸步。

夫君草圣洞千古,笔下纵横敏风雨。

凌波杳杳去无所,半幅尚能追媚妩。

几年唐印阅振武,谁其别之视书谱。

形式:

孙参政知命帖赞

古称君相不言命。

执国大政,而犹拳拳于富贵功名之竞。

其言虽独应,予犹以为病。

形式: 押[敬]韵

孙威敏及物帖赞

有文事,有武备,公之笔札蔚然可占也。

兵凶器,战危事,公之此事非直一谦也。

以公之才,持必胜之策,而于顾虑独如此其严也。

嗟今之人,万一不逮,谈伊吾,望天山,乃抵掌而奋髯也。

尔言则轻,民之歼也。好谋而成,视吾奁也。

形式: 押[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