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夜听蜀僧弹琴

春江江水连江陌,月照行舟送行客。

蜀僧弹我绿绮琴,能使一声江水白。

一弦韽韽迟流云,再弦低似曲中君。

复有六弦七弦遍,冷冷万象散幽沉。

忽续忽断声离澌,枞枞楚楚纷横披。

错落千珠满客耳,前听后听回回喜。

倏尔夜色失天河,空馀江水微微波。

昨宵东院琵琶起,琵琶声调那足比。

自是心远意象偏,客里静尽闻如此。

促舟幽人坐抱膝,听之数起卧还立。

移舟更傍水东头,西洲将有蛟螭泣。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夜晚江边聆听蜀僧弹奏绿绮琴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琴声与自然环境的交融,以及琴声对听者心灵的影响。

首句“春江江水连江陌”描绘了春日江面广阔,江水与岸边相连的景象,为整个场景奠定了宁静而广阔的基调。接着,“月照行舟送行客”则引入了月光下的行舟和旅人,营造出一种淡淡的离愁别绪氛围。

“蜀僧弹我绿绮琴,能使一声江水白”一句,点明了蜀僧正在弹奏绿绮琴,琴声使得江水仿佛因震动而泛起白色涟漪,形象地表现了琴声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接下来的几句“一弦韽韽迟流云,再弦低似曲中君”,通过描述琴声的节奏和音调,进一步展现了音乐的魅力,仿佛能触动云彩,低沉的旋律如同在曲中对话一般,充满了情感的深度。

“复有六弦七弦遍,冷冷万象散幽沉”则描绘了琴声覆盖了周围的一切,使得万物都沉浸在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之中。

“忽续忽断声离澌,枞枞楚楚纷横披”两句,通过琴声的突然变化,表现了音乐的动态美,如同流水般连续又间歇,展现出复杂多变的情感层次。

“错落千珠满客耳,前听后听回回喜”则强调了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愉悦感受,无论是初次聆听还是反复回味,都能从中获得快乐。

“倏尔夜色失天河,空馀江水微微波”描绘了随着音乐的深入,夜色仿佛被音乐所吞噬,只剩下江水轻轻波动的画面,进一步强化了音乐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最后,“昨宵东院琵琶起,琵琶声调那足比”通过对比琵琶声与绿绮琴声,突出了绿绮琴的独特魅力,表明它超越了其他乐器的声音。

“自是心远意象偏,客里静尽闻如此”表达了听者因为心境的开阔和对音乐的深刻理解,能够完全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即使身处客居他乡也能感受到这种纯粹的喜悦。

“促舟幽人坐抱膝,听之数起卧还立”描绘了听者全神贯注于音乐,甚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表现出音乐对人的深深吸引。

“移舟更傍水东头,西洲将有蛟螭泣”以想象中的情景结束,预示着音乐可能引发的某种神秘或情感的共鸣,增添了诗歌的意境和深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夜听琴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及其对人心灵的深刻影响,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73)

王鸣雷(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刺绣词

稽首稽首,礼佛刺绣。

阿婆九岁教女时,服侍阿母崇令仪。

阿女十三谢姊姨,一朝刺血绣灯帷。

挑纹舍指冥福资,圆持戒满行披缁。

扣线大士云中披,雪压缟衣霓裳纚,白玉绾结跣足垂。

小鱼皈法尾屣屣,相为灌水竹篮随。

绣成佛相庄严施,稽首虔撰刺绣词。

形式: 古风

城南卖花歌

种花莫种官路侧,官军飒沓行如织。

生涯莫便倚花长,一生花底不闻香。

五陵歌钟日夜起,卖花声过邯郸里。

不买春花买春色,东风引入长安市。

长安花户剪花彩,一家老幼食工指。

翻笑城南卖花翁,开时尔宁预寸红。

客来花下立踟蹰,名花种种香氍毹。

悔不移家就帝畿,有时十亩看芳菲。

此花开成殊可怜,游丝小瓣扑篱颠。

并是玳瑁珊瑚色,三春开罢残晚天,衰红把火照缠绵。

好花胜事若长在,不应东海犁为田。

但愿四海为一家,得钱沽酒仍卖花。

形式: 古风

行经德王废宫

有客十月行山东,道经德王旧废宫。

宫边老人时能说,具陈旧入府宫中。

当时王坐浣妆楼,自誇罗绮几千秋。

此日老人年尚少,眼看春去不知愁。

池边错落金粉浮,美人夜捲珠帘钩。

鸭绿小靴红鹤嘴,内信传梳宫样头。

两旁尽种根深柳,肯把垂杨系马首。

雨时又听芭蕉花,自倚诸王不如他。

一朝会歇繁华地,宫蛙散入行人耳。

行人来去读旧碑,年深碑没时代移。

石马森然如有说,儿童歌落青州雪。

风起行人莫上台,至今台上生明月。

十万牛山道上家,不知若个看空花。

斜阳半落空宫瓦,传说当年旧浣纱。

只今鸟雀喧台榭,犹似银屏歌舞夜。

形式: 古风

夏日顾家园亭望潮

顾家好亭子,夏坐午风轻。

阶蚁无私食,园蜂有序行。

池深荷气浅,竹密磬声清。

人事多升灭,寒潮不世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