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园中的宁静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和内心的感受。
首句“晓来天气凉,酒醒梦亦醒”,开篇即点明时间与氛围,晨起时分,空气转凉,酒后的醉意也随着清醒的梦境一同消散,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接着,“闲窗蕉露多,滴响入清听”两句,诗人将视线转向室内,窗外的芭蕉叶上凝聚着露珠,滴滴答答的声音在清静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为这宁静的早晨增添了几分生机。
“披衣下台阶,随步过花径”描绘了诗人的行动,他披上衣物,缓缓走下台阶,沿着花间小径前行,每一步都踏在花香与露水之间,这份从容与自然的和谐相映成趣。
“残月犹在池,无风水光定”则将视角转向室外,池塘中残留的月影在平静的水面映照,没有风的扰动,水面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月色的宁静与美丽。
最后,“隔林有茅庵,飘来数声磬”一句,远处的林间传来几声钟磬之音,似乎来自一座简陋的茅庵,这声音打破了之前的宁静,又在宁静中增添了神秘与禅意,使整个画面更加丰富而深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清晨园中的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以及由自然引发的思考与感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