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王非态宗伯游慈慧寺兼访愚庵上人

朝光閒接轸,乘兴即寻僧。

杖隐疑为石,龛栖不断灯。

凭高观六海,谈远出三乘。

證义都无著,因君得未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游览慈慧寺,并访问愚庵上人的场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晨的宁静与自然之美,以及对佛教智慧的深刻探讨。

首句“朝光閒接轸”描绘了清晨的阳光悠闲地与车轮相接的情景,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接着,“乘兴即寻僧”则表达了诗人因兴致所至,立即前往寺庙寻找僧侣的心情,体现了对佛教文化的亲近与向往。

“杖隐疑为石,龛栖不断灯”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行走在山林中的木杖比作隐匿于石间的物体,而僧侣的住处则以不灭的灯光象征,形象地表现了僧侣生活的清静与永恒。

“凭高观六海,谈远出三乘”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站在高处,俯瞰广阔的景象,与僧侣深入交谈,探讨佛法的深邃与广阔,体现了对宇宙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最后,“證义都无著,因君得未曾”表达了诗人通过与僧侣的交流,领悟到佛法的真谛,这种领悟是超越言语的,是内心深处的觉醒,也是对过去未曾有过的智慧的获得。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独特感悟,以及与僧侣之间深厚的精神交流。

收录诗词(842)

何吾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癸酉秋日赋菊二首(其一)

今岁餐英得,新晴满院秋。

玉摇书案润,芳荫石床幽。

岂为寻香草,还宜度酒楼。

东篱旧朋好,行复寄乡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癸酉秋日赋菊二首(其二)

含气开重九,流芳会此时。

入餐方得理,欲摘未应私。

白露谁为泫,青尊若与随。

平分桃李色,勿使艳阳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长发弟出宰富春

清是吾家事,贫同旧社灯。

乘秋入花县,深夜过垂藤。

洗砚生阶草,搴帘积案冰。

澄怀观万物,一苇借胡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过信州关上饶高永丰二使君邀集赵忠献一杯亭二首(其一)

昔贤曾此地,载酒感河山。

策杖一杯外,孤亭四顾间。

情深馀涕泪,兴到共跻攀。

欲写千秋意,浓云不可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