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安中的作品,名为《蝶恋花(其三)》。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
“千古铜台今莫问”一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铜台”往往象征着历史的沉重和永恒,而“今莫问”则表明诗人对过去的无奈和放弃。
接下来的“流水浮云,歌舞西陵近。烟柳有情开不尽”,诗人通过描绘流水、浮动的云彩以及即将到来的欢乐场景,把读者带入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世界。这里的“烟柳”象征着春天的生意和柔美,而“有情”则暗示了诗人对这份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
“东风约定年年信”,这一句中,东风常被视为春天的使者,它带来了生命力的复苏。这里,“约定年年信”表达了一种对自然规律和季节更替的信任与期待。
“天与麟符行乐分”一句,则是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共享的愿望。“麟符”在古代文化中往往象征着吉祥与珍贵,而“行乐分”则意味着将这种美好的时光与他人共同享受。
接着,“带缓球纹,雅宴催云鬓。翠雾萦纡销篆印”,诗中的意象变得更加细腻和富有装饰性。“带缓球纹”可能描述的是某种精致的物品或服饰,而“雅宴催云鬓”则是对一场优雅宴会的描绘,其中可能有头发被风轻拂的意象。随后的“翠雾萦纡销篆印”,则是一种对自然景色和物象细部的精细刻画。
最后,“筝声恰度秋鸿阵”一句,诗人引入了音乐的元素。“筝声”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弦乐器,而“恰度秋鸿阵”,则是对这种声音在秋天特定的氛围中的美好描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和艺术享受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感怀,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超越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