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题常理斋老伯殉节诗(其二)

昔岭枝军驻,酋来美卧沟。

中间十日暇,可为一身谋。

柴也心无径,求能义用矛。

小徵儒者勇,手起落蛮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英勇的老伯在面对敌对势力时,展现出的坚定与果敢。诗中通过“昔岭枝军驻”这一开篇,仿佛将读者带入了历史的长河之中,感受到战场的氛围。接着,“酋来美卧沟”一句,以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敌人的到来,营造出紧张的局势。

“中间十日暇”,似乎是在说在这段时间里,老伯有机会思考和准备,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可为一身谋”则表达了他不仅是为了个人,更是为了整个集体的利益而战的决心。

“柴也心无径,求能义用矛”这两句,通过“柴”的比喻,象征老伯内心的坚定与纯净,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能坚守正义,勇敢地拿起武器对抗敌人。这不仅是对老伯个人品质的高度赞扬,也是对英勇行为的颂扬。

最后,“小徵儒者勇,手起落蛮头”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老伯不仅是一位勇猛的战士,更是一位智慧的智者。他的勇气不仅仅体现在身体上的对抗,更体现在他能够运用智慧,迅速而准确地解决问题,击溃敌人。这种勇与智的结合,使得他在面对强敌时,依然能够保持冷静,果断行动,最终取得了胜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老伯英勇行为的描绘,展现了忠诚、勇敢、智慧和牺牲精神的崇高价值,是对英雄主义的一种深刻赞颂。

收录诗词(3)

彭冠(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恭题常理斋老伯殉节诗(其三)

卅载交情厚,师门共步趋。

眉间见精悍,心久醉醪醹。

事业嗟何限,男儿毕此躯。

犹留诗一卷,感我泪如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旌赠道衔四川崇庆知州理斋常君殉节诗

维昔岁丁丑,与君同甲科。

文章脱手成,列宿心胸罗。

长身擅骑射,论史如悬河。

爱君性豪迈,得藉他山磨。

一别逾十年,远宦到蜀巴。

侧闻循吏声,善政真无苛。

麦献两岐瑞,衢遍五裤歌。

百里既悦服,上考应褒嘉。

其时两金川,妄跳井底蛙。

王师劳挞伐,列幕屯坡陀。

檄君专转粮,三岁军无哗。

绩最擢州牧,留以守饷车。

逆酋肆狡诈,恃险奋鼠牙。

夜伺昔岭营,徒党纷如麻。

君知势不支,大呼挺镆铘。

连斫数贼首,贼众惊且呀。

嗟哉寡敌众,嚼齿不自亚。

□期马革裹,誓作厉鬼诃。

立节酬国恩,馀勇干云霞。

文臣乃如此,稽古何以加。

睢阳气浩浩,常山郁峨峨。

义烈堪鼎足,史册千秋誇。

将军天上来,无敢遁六骡。

大功既告蒇,磔彼群幺䯢。

旌忠为建祠,给帑恤君家。

赠官特荫子,继起皆菁莪。

令名垂不朽,慰报亦已多。

瓣香招毅魂,归来天之涯。

形式: 古风

题常理斋爱吟草后

古云不朽三,立言与德功。

长剑哀国殇,宁论文字雄。

大凡忠义士,赋诗不必工。

偶然存著录,片甲窥神龙。

理斋辽左杰,作宰西南邦。

死事近廿年,碧血埋蒿蓬。

忽披爱吟草,使我心㤝㤝。

当其之官日,取道经蚕丛。

摹写云物趣,意象开鸿濛。

与我入蜀诗,太半题相同。

忆昔岁庚寅,持衡策使骢。

道途历阻险,头脑惭冬烘。

分校赖群彦,商榷咸虚衷。

锁闱匝月馀,相伴灯檠红。

讵料三载后,两贤膏贼锋。

一为程大足,一为常西充。

维时金川酋,狼狈敢逞凶。

王师申薄伐,兵威盛梯冲。

穷兽骇奔窜,指顾窟穴空。

将军失庙算,暗落贼计中。

诱降为内应,间道潜来攻。

半夜警风鹤,六军化沙虫。

君实典度支,出内糗糒供。

贼来多于蚁,贼去疾如蜂。

与粮俱存亡,义不返顾躬。

仓黄昔岭上,臣节遂告终。

死地无生理,飞走路已穷。

不死安所之,毅烈齐凡庸。

独异一书生,手未习戈鏦。

却当临难际,提刀揕贼胸。

连毙十数人,噀血气犹虹。

周苛既慷慨,温序仍从容。

尝闻髫龀时,读书史事通。

至明遇吉传,裂眦钦英风。

授命乃素定,大勇填膺腔。

非同办仓卒,捐躯但匆匆。

江之水悠悠,岷山高巃嵷。

华表鹤不归,云树深千重。

浣花溪水头,有祠曰慰忠。

彝典备昭恤,馨香秩祀崇。

武功旋耆定,已筑鲸鲵封。

九原目可瞑,神其无怨恫。

同祀廿六人,吴赵皆诗翁。

况傍杜陵叟,斯文得正宗。

桤林龙竹边,飒爽寻灵踪。

此卷在天壤,姓氏光熊熊。

底须声律求,抗坠歌玲珑。

多少谭艺家,泯没随烟雺。

形式: 古风

读常理斋老伯爱吟草及殉节录谨赋一律

骂贼当年气至刚,儒臣风节比颜张。

清新诗句留寰宇,皎洁忠心达庙堂。

昔岭愁云空漠漠,浣溪清韵自汤汤。

英灵应是归天阙,祠仰昭忠俎豆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