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行(其三)沙台

穹庐拜受白貂裘,身披入洛垂藻旒。

甘呼高鼻胡作父,岂料大目儿为仇。

儿无远略浪战尔,纱帽迎降泪如洗。

总将血属入虏尘,但扬骨灰随汉鬼。

建州耕获风霜寒,犹想沙台射鹿还。

殿前金刀割兔肉,门外雕戈来可汗。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定之的《五台行(其三)沙台》描绘了一幅边塞生活的画面。首句“穹庐拜受白貂裘”展现了游牧民族的豪放与尊贵,诗人以白貂皮制成的华丽服饰象征着对异族的敬意。接下来,“身披入洛垂藻旒”暗示了边将出征,身负重任,行至洛阳,仪仗盛大。

“甘呼高鼻胡作父”表达了对异族统治者的屈服与亲近,然而“岂料大目儿为仇”则揭示了意想不到的背叛和敌意,大眼儿可能指敌人,这体现了战争中的复杂情感。诗人批评“儿无远略浪战尔”,指责那些轻率出战的人。

“纱帽迎降泪如洗”描绘了投降的悲凉场景,泪水洗面,显示出无奈与屈辱。随后,“总将血属入虏尘,但扬骨灰随汉鬼”表达了对牺牲者的哀悼,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最后两句“建州耕获风霜寒,犹想沙台射鹿还”通过对比建州的艰辛生活和沙台昔日的狩猎情景,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往昔荣光的追忆。结尾“殿前金刀割兔肉,门外雕戈来可汗”再次强调了敌我之间的紧张关系,以及随时可能面临的战斗威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边疆生活的艰辛与矛盾,既有对异族统治的妥协,也有对故土的思念和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7)

刘定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五台行(其四)北台

白睛黑面沙陀刘,乘时虎视吞九州。

龙床继拱两父子,凤历才逾四春秋。

湘阴登楼求死所,大原建庙依皇祖。

髯王阵败愤世仇,独跨黄骝泣山雨。

归来抚剑自悲歌,无儿送老如愁何。

薛甥继了何甥继,却向北台降宋帝。

形式: 古风

五台行(其五)铜台

铜台建节亦已好,犹爱金门乘羽葆。

尽捐骨肉换尊荣,花项皮枯雀儿老。

瓦棺纸衾瘗姑公,黄旗紫盖从柴宗。

共夸英主开中夏,倏见寡母迁西宫。

当时只有范丞相,惯识征诛与揖让。

九乌迭落须臾间,又扶红日一轮上。

形式: 古风

襄阳乐

襄阳女儿夜行游,牵衣把袂大堤头。

歌声未歇笑声起,唱处无情闻处愁。

珠珰玉佩摇春绿,北渚南湖相间属。

至今荆楚宦游人,犹唱襄阳《大堤曲》。

形式: 乐府曲辞

士女图为张宗大题二首(其一)

吴城士女越样妆,笼冠盘髻销金裳。

东风淡荡桃李月,看花不语情何长。

女伴相将牵稚子,庭院无人花正芳。

春阳宛宛白日暮,空抱花枝归洞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