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成廷圭的《寄庵诗》以寓言式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道义永恒的深刻理解。首句“此身江海即蜉蝣”,比喻人的生命如江海中的蜉蝣,短暂而渺小,形象地传达出人生的无常感。次句“小住庵中五百秋”则强调了诗人选择在庵中度过长久岁月,试图超脱世俗的束缚。
第三句“万劫有穷唯道在”,表达了诗人对道的坚定信念,认为尽管世事多变,唯有道是永恒不变的存在。接下来的“八方无碍与天游”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超越空间限制,如同与天同游的境界。
“虎龙夜合黄金鼎,鸾鹤朝飞白玉楼”运用象征手法,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宁静的画面,寓意修行者的内心世界丰富而高远。最后一句“暂向世间忘尔汝,一瓢春酒肯相留”,诗人暂时放下世俗的对立,邀请朋友共饮春酒,体现了其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寄寓庵中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道义和人情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