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中序第一.咏龙须为渭清赋

峥泓势犹怒。谁向层波剪冰箸。忆当日、青天乍擘。

伴火鬣朱鳞,度云穿雾。清秋岛屿。

抱骊珠、浓睡腥雨。莫也是,洧渊战罢,飘落翠蓬路。

羁旅。生涯如许。还藏得、鲛宫几缕。轻绡钿合潜贮。

怕一夜惊雷,破壁飞舞。何人拾凤羽。

便斗草休教换去。他年事,天风鹤背,拔下又重数。

形式: 词牌: 霓裳中序第一

鉴赏

这首《霓裳中序第一·咏龙须为渭清赋》是清代词人曹贞吉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龙须的形态与寓意,充满了想象与哲思。

开篇“峥泓势犹怒”,以“峥泓”形容龙须的壮丽与气势,仿佛在波涛中怒放,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生命力。“谁向层波剪冰箸”,则将龙须比作冰箸,既形象地描绘了其形状,也暗示了其坚韧与寒冷之美。接下来,“忆当日、青天乍擘”,通过回忆昔日景象,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意境,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股冲破束缚的力量。

“伴火鬣朱鳞,度云穿雾”,进一步描绘龙须的动态美,它如同火焰般炽热,又如同游动的鱼鳞,穿梭于云雾之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紧接着,“清秋岛屿。抱骊珠、浓睡腥雨”,将龙须比作岛屿怀抱明珠,即使在腥雨中也能保持其清新的品质,展现了其独特的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莫也是,洧渊战罢,飘落翠蓬路”,这里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龙须比作从洧渊战斗后飘落的翠蓬,既表现了其经历过的艰难与挑战,也暗示了其最终找到了归宿与宁静。

“羁旅。生涯如许”,点明了龙须作为异乡之物,其生活充满了漂泊与艰辛,但同时也蕴含着对自由与归属的渴望。“还藏得、鲛宫几缕”,则借鲛人之泪,表达了龙须虽身处异境,却依然保持着其内在的纯净与情感。

“轻绡钿合潜贮。怕一夜惊雷,破壁飞舞”,这里通过轻纱与钿盒的隐喻,强调了龙须的珍贵与脆弱,同时表达了对其命运的担忧与期待。“何人拾凤羽。便斗草休教换去”,通过拾取凤羽的典故,表达了对龙须独特价值的认可,同时也提醒人们珍惜并保护这份美好。

最后,“他年事,天风鹤背,拔下又重数”,以未来之事为结,预示着龙须虽历经风雨,但终将再次展翅高飞,重获新生,充满了希望与力量。

整首词通过对龙须的生动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与内在的坚韧,更蕴含了对生命、自由、希望与梦想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魅力的佳作。

收录诗词(244)

曹贞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升阶、迪清。曹申吉之兄。康熙三年进士,官至礼部郎中,以疾辞湖广学政,归里卒。嗜书,工诗文,与嘉善诗人曹尔堪并称为“南北二曹”,词尤有名,被誉为清初词坛上“最为大雅”的词家

  • 字:升六
  • 号:实庵
  • 籍贯:安丘县城东关(今属山东省)
  • 生卒年:1634~1698

相关古诗词

其年曰:离奇怪诡,笔墨之妙在此。如鼓天风海涛之曲,令我三日耳聋又.为杞园题浮家图

烟波宽几许。抖擞青蓑垂钓去。恰流水、桃花时节。

对西塞山前,一双飞鹭。高风可溯。

倩生绡、三尺留取。看历历,笔床茶灶,泛宅画中住。

今古。逃名渔父。怕东华、软红如雾。江湖自结鸥侣。

正柳下移船,菰边分路。美人共兰渚。

又何必天家赐与。仙槎上,此生有分,鼓枻带笭否。

形式:

绮罗香.宋牧仲座上闻歌

抹丽凝香,池塘过雨,屈注明河天际。

雪酒银桃,六月燕山风味。

倩数声、玉笛吹来,似一串、骊珠掷碎。

看盈盈、初日芙蕖,双瞳剪水两眉翠。

青衫留落旧客,遮莫娇丝脆管,难令沉醉。

几点萤光,犹照苍苔无寐。

好宫调、贺老教成,倦心情、屏风立地。

漫流连、入破伊州,记枫香曲子。

形式: 词牌: 绮罗香

绮罗香.沈融谷新娶夫人,善琴书,同人共赋

柳密藏鸦,堂空语燕,大好夭桃天气。

蝶粉初消,二月东风破睡。

镜奁映、笔格珊瑚,砚匣伴、眉妆翡翠。

最怜他,腕底横斜,乌丝闲写丽情字。

珍珠指下乱撒,弹入明光一曲,声随流水。

儿女喁喁,点缀小窗幽致。

妒两行、银雁轻飞,堕万里、玉关清泪。

记夜深、金鸭烧残,迷离香雾里。

形式: 词牌: 绮罗香

潇湘逢故人慢.张晴峰脩雷琴成有赠

千年神物,是天宝元音,宣和遗谱。零乱金徽苦。

想阅遍繁华,蘧然今古。

流水高山,弹不尽、喁喁儿女。

当此际、燕市重游,白发郎官知汝。

续鸾胶,调凤咮,早韵磬、琤琮响泉凄楚。

百衲还堪鼓。似海岸窈冥,成连径去。

危柱哀弦,抵多少、惊沙飞雨。

再等到、蛇蚹纹成,又是几番旦暮。

形式: 词牌: 潇湘逢故人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