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五月十日(其二)

春秋书鲁月,犹是谓文王。

旧国还丰镐,遗民自夏商。

神游弓剑远,天与卦爻长。

此日追休烈,于戏不可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名为《闰五月十日(其二)》。诗中以“春秋书鲁月,犹是谓文王”开篇,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相联系,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之情。接下来,“旧国还丰镐,遗民自夏商”两句,通过追溯历史,展现了对先祖文化的深深怀念。随后,“神游弓剑远,天与卦爻长”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广阔世界和对宇宙自然的深刻思考。最后,“此日追休烈,于戏不可忘”则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成就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警醒,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顾炎武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位爱国学者的高尚情操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诗中的语言凝练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过张贡士尔岐

缁帷白室睹风标,为叹斯人久寂寥。

济水夏寒清见底,石田春润晚生苗。

长期六籍传无绝,能使群言意自消。

窃喜得逢黄叔度,频来听讲不辞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送程工部葬

文献巳沦亡,长者复云徂。

一往归重泉,百年若须臾。

寥寥杨子宅,恻恻黄公垆。

挥涕送故人,执手存遗孤。

末俗虽衰漓,风教犹未渝。

愿与此邦贤,修古敦厥初。

形式: 古风

孙徵君以孟冬葬于夏峰时侨寓太原不获执绋适吴中有传示同社名氏者感触之意遂见乎辞

老不越疆吊,吾衰况疏慵。

遥凭太行云,迢遰过夏峰。

泉源日清泚,上有百尺松。

忆叨忘年契,一纪秋徂冬。

常思依蜀庄,有怀追楚龚。

不得拜灵輀,限此关山重。

会葬近千人,来观马鬣封。

傥有徐孺子,只鸡远奔从。

一时诸生间,得无少茅容。

俗流骛声华,考实皆凡庸。

淄渑竟谁知,管华称一龙。

我无人伦鉴,焉敢希林宗。

惟愿师伯夷,宁隘母不恭。

嗟此衰世意,往往缠心胸。

回首视秋山,肃矣霜露浓。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汉三君诗(其一)高祖

父老苦秦法,愿见除残凶。

三章布国门,企踵咸乐从。

虽非三王仁,宽大亦与同。

传祚历四百,令名垂无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