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兰引谢友人惠香

星汉沈兮月华没,寂寞玄亭夜无色。

海上仙槎去不归,梦中迷路常相忆。

美人尺素远寄将,玉函未启先生香。

谢家罗囊岂郁烈,楚臣纫佩空流芳。

兰麝何须炼宝鼎,芰荷早已凋金塘。

思昔吴宫烂如绮,璇馆娥媌斗妍美。

炉内常烧百和花,腰间不断三薰茝。

芙蓉帐暖笼芮光,蔷薇楼高弃脂水。

袅袅轻烟飞四时,蔼蔼香风度十里。

那知麋鹿台畔游,尚爱骊龙沫中死。

芝室莸途化有因,愿把清香托君子。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佩兰引谢友人惠香》由明代诗人皇甫汸所作,以香为题,借物抒情,描绘了香之珍贵与美好,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星汉沈兮月华没”,描绘夜晚星空沉寂,月光隐没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接着“寂寞玄亭夜无色”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孤独感。“海上仙槎去不归,梦中迷路常相忆”则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如同海上的仙槎,虽向往却难以归返,只能在梦中寻找彼此。

“美人尺素远寄将,玉函未启先生香”一句,赞美了友人寄来的香料,如同美人书信般珍贵,未开启已能感受到其香气。接下来“谢家罗囊岂郁烈,楚臣纫佩空流芳”运用典故,以谢家罗囊与楚臣纫佩来比喻香料的品质,虽非最浓郁,但其芳香流传,寓意着友情的真挚与持久。

“兰麝何须炼宝鼎,芰荷早已凋金塘”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香料本身的珍贵与价值,并暗示了自然之美与人工雕琢之间的区别。接下来“思昔吴宫烂如绮,璇馆娥媌斗妍美”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吴宫的华丽与璇馆的美丽,象征着过去的辉煌与快乐。

“炉内常烧百和花,腰间不断三薰茝”描述了香料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无论是炉内燃烧的百和花,还是腰间的三薰茝,都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享受。最后“芙蓉帐暖笼芮光,蔷薇楼高弃脂水”描绘了香料带来的温馨与高雅,如同芙蓉帐内的温暖光芒,以及蔷薇楼上的脂水,都是香料带来的美好体验。

“袅袅轻烟飞四时,蔼蔼香风度十里”形容香烟随风飘散,四季皆可闻到其香气,展现了香料的广泛影响力。“那知麋鹿台畔游,尚爱骊龙沫中死”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即使在麋鹿台畔游荡,也愿意在骊龙沫中死去,表达了对过去的深深怀念。

“芝室莸途化有因,愿把清香托君子”结尾处,诗人希望自己的清香能够寄托给君子,表达了一种高尚的情操与对友谊的珍视。整首诗通过对香料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物质之美,更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1592)

皇甫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七夕叹

朱明早谢清商变,衡纪年华递如箭。

新月初悬天上钩,寒涛欲涌江间练。

玉井轻销桐叶声,金塘细委莲花片。

呜呜不断绿阴蝉,去去谁留紫泥燕。

沙塞音书催捣衣,綵楼风物羞穿线。

镜中潘鬓飞素丝,箧内班肠裂纨扇。

抚幕空房妾更悲,驱鞍远道君应恋。

试看星牛夜度缘,可怪人情重相见。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陪都行

陪都八月夜氤氲,名姬结伴游缤纷。

明珠为佩曳綵裙,临风百和兰茝薰。

箜篌轻调声遏云,当筵娇舞歌向君。

君不见朝霞难挹日易曛,三五月缺江水分。

何如金尊美酒常在手,与君及时聊乐员。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忆昔行寄徐公子

忆昔金陵高会时,东南玉树满留司。

淮水桥边看饮马,石城门外待张帷。

白日阴霾不常好,冲飙激雾移苍昊。

自信蛾眉肯让人,谁知豺口横当道。

黜陟徒闻吏部尊,模棱颇笑尚书耄。

六七豪贵皆无恙,二三贤隽翻凋丧。

张翰归来减宦情,顾荣死后嗟人望。

此时意气不能平,慷慨先怀襆被情。

北海羞称男子辈,西州宁避党人名。

一朝聚散胡容易,眼前得失须臾事。

酣饮莫问黄公垆,悲歌犹记荆卿市。

从来势利不相和,输心安用结交多。

牛首山中空岁月,燕矶石上几风波。

寄语翩翩魏公子,侯生别去奈愁何。

形式: 古风

河湟行

君不见高帝兴师净朔方,我文亲亦御戎行。

徵兵尽选三河少,校士争收六郡良。

万骑旌旂纷蔽日,千群组练凛凝霜。

骠骑积弩号将军,耀武宣威志立勋。

阵前杀气骄难近,幄内奇谋秘莫闻。

一朝受脤出萧关,百战长驱事马鞍。

雪晦阴山乘夜袭,天横北斗向南看。

按辔俄传劳细柳,飞书已报下皋兰。

君王神武由天锡,都护材雄总无敌。

长戈大剑耀星芒,昼仆旌旗夜夺壁。

凿空开域路应赊,置亭列障遂踰沙。

博望从来能许国,嫖姚自誓不言家。

奏凯班师截海外,共贺黄图亘地界。

铭功刊石纪龙飞,解甲韬弓罗虎拜。

此时高会坐明堂,登歌献寿乐无疆。

越巂探输陈异物,巴俞角抵尽来王。

世变堪嗟己巳间,白登愁睹翠华还。

不闻更上金城略,但教常闭玉门关。

王者之宝在土地,辛苦成功可轻弃。

先皇遗却平城忧,谋臣徒守珠崖议。

百年慷慨有书生,每过湟中气不平。

非求燕颔封侯易,翻思马革裹尸轻。

不识忌讳尔何戆,可怜身死名俱丧。

朱生肯讼伏波冤,魏文犹寝中山谤。

只今边徼有烟尘,寄言韩相好和亲。

纵使分麾思命将,不知投笔竟何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