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旧二首(其二)

君不见蜀师浑甫字伯浑,半生高卧蟆颐村。

才不得施道则尊,死已骨朽名犹存。

文章落笔数千言,上友离骚下招魂。

望之眉宇何轩轩,高谈浩若洪河翻。

范尹敬如绮与园,方饰羔雁登衡门。

小人谤伤实不根,妄指拱璧求瑕痕。

穷通在公岂足论,浮云终散朝阳暾。

安得此老起九原,入赞国论苏黎元。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翻译

你可曾见过蜀地的学者浑甫,字伯浑,一生大部分时间隐居在蟆颐村。
他的才华无法施展,但死后名声犹在,如同尊贵的遗志。
他的文章洋洋洒洒数千言,上承《离骚》的精髓,下启《招魂》的篇章。
他目光炯炯,言辞宏阔,犹如大河奔腾。
范尹对他敬重有加,如同绮园对待宾客,他被邀请至衡门献礼。
小人诽谤他无实据,妄图找出他的瑕疵,如同寻找拱璧上的裂痕。
穷困或显达,对他来说并不重要,一切终将如浮云消散,朝日东升。
多么希望这位长者能从九泉之下复生,为国家大事出谋划策,拯救黎民百姓。

注释

蜀师:蜀地的学者。
浑甫:学者的名字。
高卧:隐居。
蟆颐村:隐居之地。
骨朽:死后。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
招魂:另一部古代文学作品。
洪河:比喻滔滔不绝的言辞。
绮与园:比喻尊敬和款待。
拱璧:珍贵的玉璧。
瑕痕:瑕疵。
朝阳暾:初升的太阳。
九原:指地下,代指死亡。
国论:国家的大政方针。
黎元:百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感旧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蜀地学者浑甫(字伯浑)的一生。他半生隐居于蟆颐村,才华横溢却未得施展,但死后名声犹在,文章深得屈原《离骚》和《招魂》的精神。他的风采昂扬,谈论时滔滔不绝,犹如大河奔腾。诗人将浑甫与范尹(可能为范仲淹和尹洙)相提并论,赞美他们高尚的品格,尽管遭小人诽谤,但他们德行无瑕。诗人感叹浑甫的遭遇,认为他的才学本应得到公正评价,如同浮云终会消散,希望他能从地下复活,为国家出谋划策,拯救黎民。整首诗表达了对贤者的怀念和对公正评价的渴望。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感旧六首(其三)

早发金堆市,更衣石匮亭。

滩声秋后壮,山色雨馀青。

道泞愁车辙,桥危避驼铃。

功名竟何在,抚事感颓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感旧二首(其一)

君不见资中名士有李石,八月秋涛供笔力。

初为博士不暖席,晚补台郎俄复斥。

诸公熟睨亦太息,摧压至死终不惜。

生前何曾一钱直,没后遗文价金璧。

后之视今犹视昔,此事诚非一朝夕。

山城旧庐暗荆棘,羸然诸孙守坟籍。

抚孤我负朋友责,万里诗成泪空滴。

形式: 古风

感旧四首末章盖思有以自广(其四)

青城山里屏风叠,太华峰头腰带鞓。

跨鹤横空吾欲去,九秋月露看青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感旧绝句七首(其三)

南市夜夜上元灯,西郊日日是清明。

青毡犊车碾花去,黄金马鞭穿柳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