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道者还家诗

春色阑珊四月天,数声啼鸟落花前。

荷知有热先擎盖,柳为无寒渐脱绵。

处处劝耕梅子雨,家家缲茧竹篱烟。

凭谁寄语仙源客,洞口云封信不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春天的乡村景象,细腻地展现了季节更替与自然界的微妙变化。首句“春色阑珊四月天”点明时节,春意渐淡,四月的天空下,万物生长的气息中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接着,“数声啼鸟落花前”以鸟鸣衬托出春末的宁静与生机,花朵随风飘落,增添了几分凄美。

“荷知有热先擎盖,柳为无寒渐脱绵”两句运用拟人手法,生动描绘了荷叶在炎夏来临前高举以遮阳的情景,以及柳树在春寒消退后逐渐褪去冬日的厚重,展现出自然界的智慧与适应力。这种细腻的观察和描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敬畏之情。

“处处劝耕梅子雨,家家缲茧竹篱烟”则转向农事活动,梅子成熟的季节里,雨水滋润着大地,农民们忙碌于田间,期待丰收;家家户户的竹篱边,蚕茧正在被抽丝织成布料,一派繁忙而和谐的景象。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农耕文化的繁荣,也蕴含了对劳动人民辛勤付出的赞美。

最后,“凭谁寄语仙源客,洞口云封信不传”表达了对远方或超凡世界的向往与无奈,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与未知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法传达心声的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明代乡村生活的美好与复杂,既有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也有对生活哲理的深思与感慨。

收录诗词(75)

无名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莎衣丐者诗

怨风怨雨总皆非,风雨不来春也归。

蜀魄啼残椿树老,吴蚕吃了柘阴稀。

墙头红烂梅争熟,口角黄乾燕学飞。

自是欲归归未得,肩头犹挂一莎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桃源方士诗

隔江人唱《浪淘沙》,月上梧桐影未斜。

客到浔阳谈往事,青衫无泪湿琵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痴颐子绝句二首(其一)

幔亭峰下寒云外,流水飞花送小舠。

夜宿山房清不寐,紫箫吹彻月华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痴颐子绝句二首(其二)

赤壁玄堂水火交,青山旋绕白云坳。

枕琴卧诵《黄庭》罢,新月钩帘傍鹤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肴]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