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东隅丽春日,南陌采桑时。
楼中结梳罢,提筐候早期。
风轻莺韵缓,露重落花迟。
五马光长陌,千骑络青丝。
使君徒遣信,贱妾畏蚕饥。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江南地区春日里的一幕,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在采桑时节的生活场景。诗中通过“东隅丽春日,南陌采桑时”开篇,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春日的美景与忙碌的采桑活动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接着,“楼中结梳罢,提筐候早期”描绘了女子在家中准备完毕后,提着篮筐等待出发的情景,体现了她们对采桑工作的认真和期待。而“风轻莺韵缓,露重落花迟”则通过自然界的细节,如轻柔的春风、缓慢的黄莺鸣叫、沉重的露珠以及迟缓的落花,渲染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暗示了采桑工作虽美却也充满艰辛。
“五马光长陌,千骑络青丝”则转向描绘了官府使者出行的壮观场面,与女子们采桑的日常形成对比,既展示了社会的不同层面,也暗示了权力与普通百姓生活的关联。最后,“使君徒遣信,贱妾畏蚕饥”表达了女子对官府使者所传达信息的无奈接受,以及对蚕食的担忧,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底层人民生活的不易和对未来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罗敷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手法,不仅展现了古代江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社会生活,还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异以及普通百姓生活的艰辛与忧虑。
不详
原名顾体伦。南朝梁陈间官员、文字训诂学家、史学家。因仰慕西汉冯野王,更名为,希望自己取得冯野王一样在文学方面取得成绩)。长期居于亭林(今属上海金山区),人称顾亭林。历梁武帝大同四年太学博士、陈国子博士、黄门侍郎、光禄大夫,博通经史,擅长丹青,著有《玉篇》。陈太建十三年卒,诏赠秘书监、右卫将军。后代顾炎武,清初思想家,亦称顾亭林,以期追慕先人之意
上林通建章,杂树遍林芳。
日影桃蹊色,风吹梅径香。
幽山桂叶落,驰道柳条长。
折荣疑路远,用表莫相忘。
贱妾有所思,良人久征戍。
笳鸣塞城表,花开落芳树。
白登澄月色,黄龙起烟雾。
还闻雉子斑,非复长征赋。
陇底望秦川,迢递隔风烟。
肃条落野树,幽咽响流泉。
瀚海波难息,交河冰未坚。
宁知盖山水,逐节赴危弦。
凤楼临广路,仙掌入烟霞。
章台京兆马,逸陌富平车。
东门疏广饯,北阙董贤家。
渭桥纵观罢,安能访狭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