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其三)

飘泊知何处,艰难亦到僧。

形式: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蕴含了漂泊与坚韧的主题,通过简短的句子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飘泊知何处,艰难亦到僧。"

首句“飘泊知何处”描绘了一种无根、无所依的漂泊状态,诗人似乎在说,自己不知道身在何方,处于一种流浪的状态中。这种描述充满了孤独和迷茫,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动荡不安。

次句“艰难亦到僧”则转而表达出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诗人并未放弃,而是选择向僧侣寻求慰藉和支持。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宗教信仰的依赖,也暗示了在逆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普遍人性。通过“亦到僧”这一表述,诗人展现了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能保持内心的坚韧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漂泊者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情感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它既是对个人经历的深刻反思,也是对人类共通情感的共鸣。

收录诗词(18)

宋庆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句(其四)

更长初过雁,蛰后稍无蛩。

形式:

寄陈古堂(其二)

怀人月千里,开门秋一林。

徘徊不得寐,对此石上琴。

山水有真领,寥寥本无音。

寄语子钟子,须知琴外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寄进士熊退斋(其二)

殉义若殉财,避名如避箭。

况当喜惧交,肯与宠辱战。

百年元亮心,一日宣明面。

朱门辙迹多,山路微如线。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春景

脱溪冻解绿生波,好雨催花向晓过。

宿酒未醒眠未起,半窗红日鸟声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