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衡鉴高悬已自公,修严官禁不通风。
樊墙便有河山隔,梦寐犹疑笑语同。
离索暂应疏酒盏,往来争敢递诗筒。
灯花预报杨园约,端的钗头缀玉虫。
这首宋诗《太学秋试封弥夜深独坐怀考试诸友》是虞俦所作,表达了作者在科举考试封弥之夜的独特感受。首句“衡鉴高悬已自公”描绘了公正严谨的考试氛围,如同天平般衡量才学,显出考试的公正无私。次句“修严官禁不通风”进一步强调考场纪律,连空气都似乎凝固,无人交谈。
“樊墙便有河山隔”运用比喻,将考场比作樊笼或壁垒,暗示考试犹如跨越鸿沟,考生之间仿佛被无形的山河阻隔。诗人想象着朋友们在梦中或许还能感受到彼此的欢笑与鼓励,但现实中却只能保持沉默。“离索暂应疏酒盏”表达出考试期间的孤单和暂时的疏离,连平时的饮酒谈笑也变得稀少。
“往来争敢递诗筒”则写出了考试期间书信传递的谨慎,不敢轻易传递诗文,暗含友情的珍贵和考试的严肃性。最后,“灯花预报杨园约,端的钗头缀玉虫”以温馨的场景收尾,灯花预示着考试后的相聚,朋友间的约定如同钗头缀玉的美丽,给读者留下期待和希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考试之夜的庄重气氛,以及诗人对朋友的深深怀念和对未来的期盼。
不详
紫鸾栖棘乳溪边,不羡群飞漫刺天。
一见交情真我辈,更将诗句洗尘缘。
宁唯刮目须三日,恨不从公蚤十年。
只恐秋风趣分袂,尺书傥有雁能传。
蛩吟砌下岂知时,我亦无眠有所思。
夜永只怜灯作伴,秋凉最许簟先知。
十年扰扰梦中事,一笑悠悠世上儿。
数尽更筹窗送曙,起来赢得鬓成丝。
丙夜不成寐,可知心念家。
人情风上草,身世眼中沙。
宿鸟司更漏,黄蜂集晚衙。
了忘官府事,高枕是生涯。
酒熟床头已圣清,吟诗窗下莫悲鸣。
故人明月从来共,今岁中秋定好晴。
雨脚已随荷盖尽,风头还逐桂花生。
试谋一笑君须会,谁道尊前笑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