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闲居无与娱,幽独欣有得。
松翁善啸歌,花女美颜色。
人生亦何为,耳目皆幻适。
我今未半百,鬓发早巳白。
牙齿复动摇,行当为去客。
且尽须臾欢,忘言坐苔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中的孤独与自我发现的喜悦。开篇“闲居无与娱,幽独欣有得”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独自享受宁静生活的满足感。接着,“松翁善啸歌,花女美颜色”通过自然界的松树和花女的形象,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美好与和谐。
“人生亦何为,耳目皆幻适”则流露出对人生本质的深刻思考,认为感官的享受不过是虚幻的,强调内心的平静与真实感受的重要性。下半部分“我今未半百,鬓发早巳白。牙齿复动摇,行当为去客”描述了岁月的流逝和个人身体的变化,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最后,“且尽须臾欢,忘言坐苔石”表达了诗人珍惜当下,即使在简陋的环境中也能找到快乐的心境,通过“忘言”强调了超越语言的内心体验。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孤独中寻找精神寄托的哲学思考。
不详
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之一。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独坐不自聊,披草寻微径。
夕阳在高林,篱落有馀映。
依依增远想,历历生晚德。
凉蝉轧鸣筝,候虫击清磬。
大小皆有从,雄雌各相应。
沉吟复踌躇,忽觉西山暝。
小斋深且明,中有万卷书。
斋中古君子,寸田自耘锄。
人生万善具,政当复其初。
操存贵勿忘,道积乃有馀。
时复南荣下,静看云卷舒。
籍甚潞公孙,去为西省客。
矫矫国士风,婉婉幕中画。
泾渭寒有声,终华秋更碧。
聊因佐理馀,题诗寄来驿。
美人隔秋水,只尺若千里。
可望不可言,相思何时巳。
庭树多落叶,日夕秋风起。
我今年已衰,素发拥两耳。
回思少年时,容颜若桃李。
美人何当来,一笑怀抱洗。
未见令我思,既见胡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