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荣庙

军师吴国秀,机神夙超朗。

弱冠游洛师,已蒙南金赏。

崎岖诸王幕,沉湎务遵养。

中罹广陵艰,计服非诚枉。

风云一挥扇,义旅臻同响。

事成耻言勋,飘然理归鞅。

晋社始东迁,群贤悉收奖。

道谒真感会,矫翼丹霄上。

德闻一代称,迹泯千龄往。

时屯乏良佐,英谟益堪想。

坟祠托荒郊,萧条并榛莽。

荛童侵雨隧,淫巫闯尘幌。

大夫过停辕,式瞻为含怆。

衣冠复故貌,筵几陈新享。

寡劣忝乡人,因歌表遐仰。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顾荣庙》由明代诗人高启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顾荣的追忆与缅怀,展现了对古代英雄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句“军师吴国秀,机神夙超朗”,开篇即以“吴国秀”点出顾荣的身份与才能,形容其智慧超群,早年便显露出非凡的军事才能。接着“弱冠游洛师,已蒙南金赏”描绘了顾荣年轻时便在洛阳求学,受到赏识的情景,体现了他才华横溢的一面。

“崎岖诸王幕,沉湎务遵养”则描述了顾荣在诸王幕府中的经历,虽身处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但他依然坚守原则,遵循道义。接下来“中罹广陵艰,计服非诚枉”写出了顾荣在广陵遭遇的困难,但他并未屈服,坚持正义。

“风云一挥扇,义旅臻同响”表现了顾荣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团结义士,共同响应正义的号召。而“事成耻言勋,飘然理归鞅”则赞扬了顾荣功成不居,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

“晋社始东迁,群贤悉收奖”描绘了顾荣在晋朝东迁后,受到群贤的赞赏与推崇。接着“道谒真感会,矫翼丹霄上”表达了顾荣追求真理,志向高远的形象。最后“德闻一代称,迹泯千龄往”总结了顾荣的道德声望被后世传颂,其事迹虽已远去,但精神永存。

尾段“时屯乏良佐,英谟益堪想”感叹于当前时局艰难,缺乏像顾荣这样的良才,表达了对英明决策者的渴望。而“坟祠托荒郊,萧条并榛莽”则描绘了顾荣墓地的荒凉景象,流露出对英雄逝去的惋惜之情。“大夫过停辕,式瞻为含怆”写出了人们经过顾荣庙时的哀思与敬仰之情。

“衣冠复故貌,筵几陈新享”则表达了对顾荣形象的怀念与祭祀活动的庄重。“寡劣忝乡人,因歌表遐仰”则是诗人自谦之语,表达了自己虽能力有限,但仍以歌咏的形式表达对顾荣的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深情地刻画了顾荣这一历史人物的形象,不仅赞美了他的智慧、勇气和高尚品德,也表达了对英雄逝去的深切哀思与对后世的启示。

收录诗词(921)

高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字:季迪
  • 号:槎轩
  • 籍贯:江苏苏州
  • 生卒年:1336-1373

相关古诗词

余既为彦兼记春草堂士大夫多赋诗歌之出以示予因复赋五言一首

靡靡堂庑草,托根近华楹。

膏露既濯芳,惠风荡扬馨。

匪蒙阳和力,孰使微物荣。

中天驶景流,青节坐易盈。

但忧德泽违,岂惜憔悴并。

愿言相蔓结,嗟彼春逝程。

寸心虽难报,拔去当复生。

形式: 古风

陈节妇词

妾家温陵近南浦,嫁得良人业为估。

良人长年爱远游,不敢新妆映门户。

贩宝遥闻去百蛮,朝朝海上望青山。

不仁无那蛟龙横,漂没孤身不得还。

君非渡河老狂父,波涛如山何不顾。

寻尸便欲赴穷渊,膝下娇儿谁与哺。

十载空闺守寸心,沧溟水浅恨情深。

愿身不化山头石,化作孤飞精卫禽。

形式: 古风

顾野王墓

南朝旧碑倒,墓近樵苏道。

应与读书堆,离离总荒草。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皓]韵

章练塘莲房联句

露冷镜湖秋,波凉练塘晓。

盘翻绿云稠,锦破朱霞少。

新苞颗微绽,馀葩茎尚袅。

瘦茧缀寒蚕,尖喙啄青鸟。

下惟玉龙眠,中有琼丝袅。

擎重柄欲折,含深睛尚窅。

孤悬类覆杯,双立疑擢表。

初成欣雨滋,渐老怯风掉。

多子同根荣,独妇专房悄。

妆卸失娉婷,歌来逢窈窕。

剖心效谏忠,并头呈瑞兆。

袅蹄密窍剜,鱼目微光皎。

珠珥落盘多,瑶珍贮囊小。

空实外莫辨,甘苦中自了。

剥残星满地,采尽香馀沼。

雕筵饤戢戢,玉虫攒扰扰。

送看去小艇,荐喜对青醥。

新尝胜江芡,远觅迷水蓼。

搴芳想夏初,感物伤秋杪。

聊兹发吴咏,一览烟波渺。

形式: 古风 押[筱]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