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

学默三年漫不应,流光一去意无征。

缘如发白因循染,道似山青自在凝。

犹有形骸生影迹,却将文字寄名称。

一川月色多于水,更着秋霜见底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明代饶介的《夜坐》描绘了诗人深夜静坐时的内心世界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联“学默三年漫不应,流光一去意无征”表达了诗人长期潜心学习却收效甚微,时光匆匆流逝而内心感受无从追寻的无奈。"学默"暗指深思熟虑,"漫不应"则写出努力后的无果。

颔联“缘如发白因循染,道似山青自在凝”以自然景象比喻人生哲理,缘分如白发随岁月渐增,道路如青山静待发掘,寓言人应顺应自然,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坚定。

颈联“犹有形骸生影迹,却将文字寄名称”进一步抒发情感,即使形体尚存,仍有痕迹可寻,但诗人更倾向于通过文字来表达自我,寻求精神上的认同。

尾联“一川月色多于水,更着秋霜见底澄”以月光清澈照见水面的景象,象征心境的澄明,同时借秋霜寓意人生的沧桑,展现出诗人对世事洞察后的淡然与超脱。

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与自然景象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时光、生命和知识追求的独特感悟,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度剖析。

收录诗词(9)

饶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梦中

流水无心竞,孤云与我同。

坐深明月下,行尽乱山中。

花落闻啼鸟,松凉爱御风。

悬知皆梦境,一笑万缘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藜科

堂下生旅藜,堂上秋风起。

藜生何重重,秋风落无子。

子落尚复生,根枯为谁死?

朝乘白露降,采割辞蝼蚁。

但知伤藜根,谁治藜生地。

我非厌为羹,为帚为厥始。

形式: 古风

送秦文仲博士还三沙

东望大瀛海,影落扶桑弓。

三洲直如矢,正射三山中。

三山负晓日,晓日波浪红。

仙人不骑鹤,所适多御风。

秦君家三洲,长与仙人通。

即之不可见,忽尔能相面。

翩翩头上巾,举举尘中扇。

高谈清溽暑,知子不贫贱。

闲居寡良俦,有酒不自荐。

此日亦足醉,况得邦之彦。

小醉须解酲,大醉不用醒。

平生慎许可,只有一刘伶。

太湖三万顷,七十二峰青。

颇贻山水秀,闭门修酒经。

白云生砚石,疏雨洒窗棂。

子上三洲去,手杯犹未停。

形式: 古风

琴操

瀍水东奔兮涧水攸同,禾黍离离兮荠麦蓬蓬。

周召不作兮桓文告终,王曰以公兮雅降为风。

乌乎!平既自夷兮赧宁得不穷!右悯周。

秋草兮芊芊,黄金台兮夷为渊。

怅广宇兮裂瓦,望离宫兮生烟。

泪可尽兮目可穿,思昭王兮不可言。右怀燕。

渭水渊渊兮函谷嶙峋,我马西逝兮意将涉秦。

父老止我兮子宜爱身,子毋遽西兮秦其有人。

右涉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