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作的《咏白海棠》,通过对白海棠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白海棠独特韵味的欣赏和对其命运的同情。首句“半卷湘帘半掩门”描绘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暗示了白海棠被精心呵护的状态。次句“碾冰为土玉为盆”,运用夸张手法,形容白海棠生长环境的高洁和主人的珍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这两句最为传神,将白海棠比喻为梨花的洁白和梅花的傲骨,赋予其清雅脱俗的气质和坚韧的精神。接下来,“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则通过联想,将白海棠比作月中仙子和秋闺女子,增添了其哀婉动人的意象。

最后两句“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表达了白海棠的孤独与无奈,它含蓄地诉说着自己的美丽却无人理解,只能在西风中默默承受寂寞。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充分展示了曹雪芹对白海棠的深情赞美和对其命运的深深同情。

收录诗词(90)

曹雪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霑,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 字:梦阮
  • 号:雪芹
  • 生卒年: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

相关古诗词

咏白海棠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怡红快绿

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

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

凭栏垂绛袖,倚石护青烟。

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第六十四回回前诗

突兀倚苍穹,谁云巧妙工。

滴□岩已竭,神运□常空。

人入嵌□里,春归秋□中。

□翁何处在,孤塔凛高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嘲顽石幻相

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

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

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