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三十一)

文远修行不落空,时时瞻礼紫金容。

赵州拄杖虽然短,脑后圆光又一重。

形式: 偈颂 押[冬]韵

翻译

文远修行从不落空,常常礼拜紫色的身影。
赵州禅师的拐杖虽短小,但脑后的智慧光芒更显深沉。

注释

文远:指文远禅师,可能是一位修行者的名字。
修行:佛教中修炼内心、提升精神境界的行为。
不落空:形容修行扎实,没有虚度。
紫金容:紫色可能是象征佛性的色彩,金容则指佛像或佛法的庄严。
赵州:唐代禅宗大师赵州和尚。
拄杖:禅师常用的行走工具,象征着禅者的简朴和智慧。
虽然:转折连词,表示对比。
短:指赵州禅师的拐杖简短,寓意其生活简单。
脑后:指禅师内在的智慧。
圆光:佛教中用来形容佛光或者高僧的智慧之光。
又一重:强调赵州禅师内在智慧的深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大师释宗杲所作的《颂古一百二十一首》中的第三十一首。诗人以文远修行为例,赞美其修行深入,不落于凡尘虚幻。"文远修行不落空"表达了文远禅师在修行中达到了超越世俗理解的境地,他的精神世界充实而纯粹。

"时时瞻礼紫金容"进一步描绘了文远对佛法的虔诚,"紫金容"可能指的是佛像或佛法的神圣光辉,他时常礼拜,体现出他对佛法的敬畏和追求。

接下来,诗人以赵州禅师的典故作比,赵州禅师以手中的短杖象征智慧简明,"虽然短"暗示禅意深邃。而"脑后圆光又一重"则寓意文远禅师不仅在智慧上有所领悟,内在的灵性境界也更为高远,仿佛脑后有佛光显现,象征着他的修行层次更深。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比喻和象征,赞扬了文远禅师的修行成就,以及他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实践,体现了禅宗崇尚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教义。

收录诗词(425)

释宗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 字:昙晦
  • 籍贯: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
  • 生卒年:1089~1163

相关古诗词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二十五)

禾黎不阳艳,竞栽桃李春。

翻令力耕者,半作卖华人。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二十三)

深浅聊将拄杖探,忽然平地起波澜。

倾湫倒岳惊天地,到海方知彻底乾。

形式: 偈颂 押[寒]韵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二十一)

劝君不用苦劳神,唤作平常转不亲。

冷淡全然没滋味,一回举起一回新。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十七)

昧却当阳个一著,牵来拽去互施呈。

不知除却王维手,更有何人画得成。

形式: 偈颂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