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申新正试笔和舍弟韵

七十行年祇欠三,清时无补自知惭。

轻寒枕上慵朝起,细雨樽前剧夜谈。

春意熙熙人自乐,病怀黯黯我何堪。

卖花声在东风外,红白江梅共一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时光流逝、个人能力与时代需求之间的差距,以及健康状况与内心情感的矛盾。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我状态的反思。

首联“七十行年祇欠三,清时无补自知惭”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龄的感慨,虽然还差三年就到七十大寿,但在这清明的时代,自己却无法有所贡献,内心感到惭愧。这里既有对时光飞逝的无奈,也有对自身价值未能充分实现的自省。

颔联“轻寒枕上慵朝起,细雨樽前剧夜谈”描绘了诗人在寒冷早晨的懒散和夜晚饮酒畅谈的情景。轻寒暗示了季节的变化,慵懒则体现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的随性态度;而细雨中的聚会,则是诗人与朋友间温馨交流的场景。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节奏的调整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颈联“春意熙熙人自乐,病怀黯黯我何堪”转而描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与诗人的内心感受。春意盎然,万物复苏,人们自然感到快乐,但诗人却因身体不适而感到心情沉重。这一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既享受着外界的美好,又承受着自身的困扰。

尾联“卖花声在东风外,红白江梅共一担”以卖花声作为背景音,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营造出一幅生动的画面:红白相间的江梅,一担承载着春天的气息。这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也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同时,这一场景也引发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与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健康、社会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收录诗词(4)

方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閒居

自入春来日日閒,柴门无客昼长关。

枕书榻傍阶前树,对酒窗开屋后山。

叶暗新枝花尽落,泥添故垒燕初还。

近来识得全生术,不放愁催两鬓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游胡少尹竹墅

十里江风吹竹林,万竿拂日座阴阴。

主人不惜玉壶浅,客子翻疑金谷深。

白昼水边閒系马,清秋花底下鸣禽。

山翁醉后且归去,明日杖藜还复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寻王粲楼故址

仙子乘云去不还,空馀词赋落人间。

高楼试问今何处,故老相传是此山。

极目平原空怅望,侧身尘界欲飞攀。

漳沮秋净征鸿下,越客悲吟鬓已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陪王侍御登虎丘次韵

清泉白石照吴门,驻马停杯日未曛。

塔影青围江左树,殿光红映海东云。

灵池窈窈能留客,明月娟娟欲傍君。

诗罢闻歌扫花坐,迁乔春鸟语初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