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王鼎的《和张渔山忆秦淮春柳》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首句“多半春藏画槛边”写出了春天大部分美景都隐藏在精致的栏杆周围,暗示了园林的雅致与春色的深藏不露。次句“酒醒人困絮飞天”则通过酒醒后的慵懒和柳絮飘飞,传达出诗人醉酒后对春日时光的陶醉与困倦。
“生怜南国桃花涨”表达了诗人对南国桃花盛开的怜爱,桃花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娇艳。“惯系东风鸭嘴船”则以鸭嘴船被春风牵引,形象地展现了水乡春景和游船轻盈的姿态。
“绣箔吹香邀燕舞,钿筝弹怨恼莺眠”两句,通过燕子翩翩起舞和莺鸟因筝声而惊扰,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热闹与情感的微妙波动。
最后一句“板桥斜日依稀是,小别婵娟又一年”,以夕阳下板桥的景象收尾,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与佳人分别后又过了一年的淡淡哀愁。整首诗以春柳为线索,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秦淮河畔春色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