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对黄子湘太守之子黄贞石遗稿的感慨与赞美。沈梧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黄贞石的才华与遗憾。首联“风烟南浦赋招魂,遗稿披看墨有痕”,以“招魂”暗喻对逝者的怀念,通过阅读遗稿,感受到其墨迹犹存,表达了对黄贞石才华的敬仰。颔联“负约春花江上舫,伤心宿草雨中村”,运用对比手法,将黄贞石未完成的春花之约与江上小舟,与已成荒草的故园在雨中的凄凉景象相对比,表达了对其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惋惜之情。颈联“清词丽句留千古,贤佐才人萃一门”,高度赞扬了黄贞石作品的文学价值,以及他作为才人的影响力,强调其作品将流传千古。尾联“料得九原应寂寞,来生诗社好重论”,则以一种超脱的视角,想象黄贞石在地下可能的寂寞,同时表达了希望在来世的诗社中再次讨论其作品的愿望,充满了对黄贞石的深切怀念和对其作品永恒价值的认可。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对逝去文人的一种深情缅怀和对其作品艺术成就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