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山章君以江山无尽图求诗

写此何人云梦胸,色尘真幻等成空。

看君一轴画图上,在我半生行记中。

剡水回舟乘夜雪,楚江燃烛听秋风。

转蓬踪迹徒劳耳,心愧雁山头白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这是谁在云梦般的胸襟中写下,色彩与现实的幻象都归于虚无。
看着你画卷上的景象,它已融入我半生的游历之中。
在剡溪乘舟夜行,雪花纷飞,楚江边点燃蜡烛聆听秋风。
我的漂泊如同随风翻转的蓬草,徒劳无功,内心对雁山那位白发老翁感到惭愧。

注释

云梦胸:形容胸怀宽广如云梦泽。
色尘:指世俗的繁华、尘世的色彩。
一轴画图:一幅画卷。
行记:游记或生活经历。
剡水:古代浙江的河流名。
夜雪:夜晚下的雪景。
楚江:泛指长江流域的江河。
转蓬:比喻漂泊不定的人。
雁山头白翁:可能指一位在雁山隐居的白发老人,象征着安定和智慧。

鉴赏

这首宋诗《雁山章君以江山无尽图求诗》是赵汝绩所作,诗人通过对友人雁山章君赠送的江山无尽图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与艺术的深刻感悟。首句“写此何人云梦胸”赞扬了章君的绘画才能,如同在云梦般的胸襟中构思出这幅画卷。接着,“色尘真幻等成空”暗示了画卷中的色彩和世事如梦幻泡影,皆为虚幻。

诗人进一步将画卷与自己的人生经历相联系:“看君一轴画图上,在我半生行记中。”他将自己的半生旅程与画卷中的景色交织,寓言般地表达出人生的游历与艺术的共鸣。接下来两句“剡水回舟乘夜雪,楚江燃烛听秋风”,通过具体的画面——剡溪夜晚乘舟、楚江边点燃蜡烛听风,展现了画面的生动与诗人的情感投入。

最后,诗人感慨自身漂泊不定的生活,如同转蓬一般,“转蓬踪迹徒劳耳”,表达了对无法把握命运的无奈。而“心愧雁山头白翁”则以雁山头白的老翁自比,流露出对自己年华老去、未能像画中那样静享山水的遗憾和自责。

整首诗以画入诗,借景抒怀,既有对艺术的赞美,也融入了对人生的哲思,体现了宋诗的意境之美。

收录诗词(40)

赵汝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溪翁惠秋兰

不梦灵均久,西风为返魂。

顿忘千载远,但喜一香存。

劲叶牵湘色,疏花洗露痕。

勿嫌盆盎小,能贮雪霜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忆昔一首

忆昔三十气拂云,钺神纛鬼泣祃文。

欲提河洛数千里,重收图版归明君。

只今万事付孤愤,坐看江西竹生粉。

苧丝成疋剪钓衣,一棹贺湖烟水远。

形式: 古风

无罪言

哀哀民何辜,遭此凶歉厄。

初闻数米炊,次复并日食。

草根掘欲尽,木皮屑不给。

疲老就枯僵,少壮作捐瘠。

千百存什一,乌喙仍菜色。

朝忧夕恐惧,不得见新麦。

城市逐末徒,奔走困贵籴。

剥床遂及肤,近半死于疫。

吾皇素仁惠,一念轸饥溺。

发粟通有无,宽逋已徵索。

郡县乏宣化,鞭扑庭下赤。

贪官猴而冠,健吏虎而翼。

天灾偶参会,人意莫致诘。

淮楚困烽尘,荆蜀毙锋镝。

湘潭烦调戍,洪赣事供亿。

昔闻惟内地,可以称乐国。

岂料一年饥,狼狈如此极。

公卿饱舆台,王侯罗第宅。

私财足苞苴,公帑罄符籍。

匪难活民命,何以寿国脉。

子牟心徒劳,之武壮自惜。

安得扣九关,玉阶面咫尺。

天地本至仁,君臣愿一德。

贤人斯在位,能者各效职。

太守务循良,监司去姑息。

智则谋朝野,勇则卫疆埸。

自然风雨时,自然稼穑植。

自然至和生,自然元气实。

何忧乎驩兜,何畏乎强敌。

勿罪狂斐言,斯言定金石。

形式: 古风

出郊

难得晴如许,春游第一番。

鸟啼花底树,云裹面前山。

马跃平沙地,帆投落日村。

戏呼渔子问,吾与汝谁闲。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