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冬月夕次病怀二律(其一)

高城寒漏递宵残,乌鹊南飞梦已安。

扶老渐须鸠作杖,著书何用鹖为冠。

中天宫阙遥相望,晚景江湖较自宽。

洗眼残年惟此月,不眠重为捲帘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病中在冬季夜晚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哲思与对自然的感慨。

首联“高城寒漏递宵残,乌鹊南飞梦已安”,以“高城”、“寒漏”、“宵残”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暗示了诗人病中的孤独与寂静。乌鹊南飞的典故,象征着梦境的安定与解脱,预示着内心的平静。

颔联“扶老渐须鸠作杖,著书何用鹖为冠”,运用了“鸠杖”和“鹖冠”的典故,表达了对老年的无奈与对学问的追求。鸠杖象征着老年人的辅助工具,鹖冠则代表著书立说的学者形象。这两句既是对自身现状的描述,也是对人生阶段的思考。

颈联“中天宫阙遥相望,晚景江湖较自宽”,将视线从个人的病态转向更广阔的天地,通过“宫阙”与“江湖”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秩序与自由的深刻反思。中天宫阙代表了社会的规则与秩序,而晚景江湖则象征着个人的自由与广阔天地。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对自由的向往。

尾联“洗眼残年惟此月,不眠重为捲帘看”,以“洗眼”形容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最后一段时光的珍惜,以及对月光的特别情感。通过“捲帘看月”的动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隐含了对生命结束前最后一次观察世界的期待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病中所见所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社会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内心平静与外界自由的追求。

收录诗词(189)

储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季冬月夕次病怀二律(其二)

贝阙何须泛海求,清光今夕觉迟留。

十年京国乡园思,几处关山鼓角愁。

对影莫辞花下酒,乘流疑是雪溪舟。

素娥应笑诗人老,不为苍生也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元旦试笔

桃符题罢一传觞,却笑衰颜借酒光。

人日草堂还得句,春风燕寝自凝香。

随阳候雁多成字,献岁寒梅已作行。

满眼阳和开物象,海隅无地着冰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乔宗伯白岩一律

山腰台殿倚江清,坐久松涛作雨声。

寺古碑文多变灭,塔高铃语半分明。

神游碧落三山动,病阻篮舆五月征。

拟待凉秋登绝巘,满川间看白云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除夕写怀

残腊初春雪满厅,送穷吾亦戒奴星。

斋中长物韩檠在,身外浮名汉简青。

老境着人空守岁,年芳入梦喜添丁。

翛然瀹茗梅花畔,且置人间醉与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