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食根为?肥腰腹,食实为凰长羽毛。
同是此君供廪饩,居然地位判卑高。
这首诗通过对比两种竹子的不同用途,巧妙地表达了对社会地位差异的感慨。前两句“食根为?肥腰腹,食实为凰长羽毛”形象地描绘了两种竹子的命运:一种竹子的根被用来喂养动物,使它们的腰腹肥美;另一种竹子的果实则滋养了凤凰,使其羽毛得以生长。这里,“?”和“凰”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竹子,前者可能是指食用价值较高的竹笋,后者可能象征着具有特殊用途或象征意义的竹子。
后两句“同是此君供廪饩,居然地位判卑高”则揭示了主题。虽然这两种竹子都属于“此君”,即竹子家族的一员,但它们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却截然不同。前者作为食物被广泛利用,后者则因其特殊的用途或象征意义而受到重视。这反映了社会中资源分配不均、地位高低悬殊的现象,同时也蕴含了对这种现象的反思与批判。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通过竹子这一自然界的元素,巧妙地隐喻了社会现实,展现了诗人对公平与平等的思考。
不详
南宋文学家、藏书家。生于宋孝宗乾道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九年,年八十岁。博通经史,以文学著名乡里。嘉定十六年,(公元一二二三年)廷试进士,调安南军学教授,复申理义之学。入为枢密院编修官。时刘克庄、王迈、方大琮皆因事被黜,他作诗赠之,并为弹劾。太学诸生作四贤诗美之。累官吏部侍郎,提举鸿禧观致仕。及卒,谥清正。鹿卿著有泉谷文集及奏议、讲议等,《宋史本传》传于世
矫矫雄张虎欲奔,低低蹲伏雁成群。
丁宁莫碍行舟过,唤作长生万石君。
初疑万马立沙汀,又似临流簇戍兵。
激怒滩声能许劣,终宵长泄不平鸣。
漱崖啮石出奇功,浴月涵风淡荡中。
过者千帆闹如织,会心知有几人同。
乘车山径苦崎倾,舟涉飞湍石胆惊。
等是危途休计较,此心无碍尽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