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月

客游未懒,记名园水钥,谁与重叩。

淡写霜痕,爱到处、吹尽寻常歌酒。

断溆通烟,疏篱借暖,尚挂微黄柳。

移船遥去,照人都为诗瘦。

何地更著功名,天教老子,付垂纶閒手。

细数阑干问往事,春共横波争秀。

乱影风灯,催归晚笛,眷此情依旧。

城头生月,作成乡思时候。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湘月》是清代诗人厉鹗所作,其文笔细腻,情感深沉,描绘了一幅游子思乡的凄美画卷。

“客游未懒”,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的游子身份,虽已游历多处,却仍无倦意,流露出一种对远方世界的向往与不舍。“记名园水钥,谁与重叩”,诗人回忆起曾经游览过的美丽园林,心中不禁涌起怀念之情,却无人能与之分享这份记忆,孤独感油然而生。

“淡写霜痕,爱到处、吹尽寻常歌酒”,霜降时节,诗人漫步于荒凉之地,唯余淡淡的霜痕,似乎连往日的欢声笑语也随风消散。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往昔的热闹与现在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断溆通烟,疏篱借暖,尚挂微黄柳”,诗人通过描绘荒凉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寂寞的氛围。断桥、薄雾、稀疏的篱笆和微黄的柳树,构成了一幅萧瑟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哀愁。

“移船遥去,照人都为诗瘦”,诗人乘船远行,沿途景色虽美,却难以抚平内心的忧伤,反而因思乡之情而日渐消瘦。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也体现了他面对离别与孤独时的坚韧与自我牺牲精神。

“何地更著功名,天教老子,付垂纶闲手”,诗人感叹自己在功名利禄面前显得如此渺小,最终选择了退隐江湖,以垂钓为乐。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接受,也是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细数阑干问往事,春共横波争秀”,诗人站在栏杆前,细细回想过去的日子,春天的美景与横波的秀美交织在一起,勾起了他对美好时光的回忆。

“乱影风灯,催归晚笛,眷此情依旧”,夜幕降临,风灯摇曳,晚笛声声,这一切都让诗人更加眷恋那份无法割舍的情感。即使时间流转,这份情感依然如故,深深地烙印在心中。

“城头生月,作成乡思时候”,最后,一轮明月升起在城头,诗人不禁被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月光下的城市,仿佛成了故乡的象征,让人在异乡中找到了一丝慰藉。

整首词通过对游子内心世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动容。

收录诗词(201)

厉鹗(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雄飞,、南湖花隐等,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 字:太鸿
  • 号:樊榭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692-1752

相关古诗词

风入松.忆茶

陆家休更说遗经,负了雨前盟。

当时风月花瓷畔,馀甘漱、几许看承。

戏语从佗欧九,困人不止春酲。

为茶作病病皆清,关鬲有凝冰。

而今却费閒姜桂,开芳焙、可是忘情。

一盏微闻兰气,半帘时梦松声。

形式: 词牌: 风入松

角招

话离索。相逢又是,江天雁影寥廊。

近来偏忆著,并马去程,茅店山郭。情怀最恶。

向旧日、淮南栖托。

看尽人间迎送,似官道柳垂垂,任西风梳掠。休莫。

琴移别调,尘销古怨,此意真如疟。梦归烟漠漠。

题扇书裙,三年前约。吴船乍泊。早问取、疏梅池阁。

为怕寒香瘦削。想翻笑、我归迟,延春酌。

形式: 词牌: 角招

步月.己未岁吴山灯市甚盛用史梅溪韵

瞰月峰高,看街帘远,物华取次如归。

夜深寒浅,春在六铢衣。

望来处、纱笼万点,见背后、钗燕双飞。

疏梅下、星移汉转,胜似拜安妃。尘霏。

行不断,踏歌伴软舞,随地成围。

天教晴稳,乐事往年稀。

念游侣、馀酲尚在,问殢人、香梦谁知。

匆匆里、饧箫又晓透罗帏。

形式: 词牌: 步月

梅子黄时雨.梅雨

枯坐幽窗,赚轻梦破时,惊响荷扇。

正浓绿墙头,金丸堪荐。

想到一犁江上暝,愁将入吴云远。淙潺遍。

吹笛夜船,灯影遥颤。深院。残寒犹恋。

漫妨他燕乳,帘暗慵卷。奈扫壁看题,蜗偷银篆。

依约红绡香润句,袜罗应伫沿阶藓。风微便。

楼前镜波深浅。

形式: 词牌: 梅子黄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