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人寄梅花瑞香花二首(其二)

道人不爱色,而爱闻清香。

方春谢凡卉,凌晨玩孤芳。

以兹兰蕙质,种彼葵藿场。

常恐乱微馥,采采归幽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驹所作的《谢人寄梅花瑞香花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一位道人对香气的偏爱,他不喜爱艳丽的颜色,却钟情于那淡淡的清香。春天到来时,他舍弃了普通花卉,选择在清晨欣赏这孤独绽放的花朵。

诗人通过将兰花和蕙草的高洁品质与葵花和藿草的普通环境进行对比,表达了对道人这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高雅生活的赞美。同时,也隐含着一种担忧,害怕这细微的香气被世俗所玷污,因此希望将其采集并带入幽静之处,保持其纯净与高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情感的深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和精神美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蕴含着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批判。

收录诗词(421)

韩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论家。学者称他陵阳先生。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 字:子苍
  • 号:牟阳
  • 籍贯:陵阳仙井(治今四川仁寿)
  • 生卒年:1080~1135

相关古诗词

淮上书事

平楚尽积水,长淮多奇峰。

萧条月曜夜,浩荡风鸣冬。

客行未可归,敝裘那得重。

寒气搜病骨,清潭貌衰容。

远游有滞念,将老无欢悰。

故国渺万里,去此嗟谁从。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至国门闻苏文饶将出都戏赠长句兼简其兄世美

去年夷门十月雪,九衢日昃行人绝。

骑驴兀兀无所之,破袖迎风手龟裂。

度桥并堑得君家,入门脱帽犹凛冽。

急燃湿束暖我寒,徐出清酤宁我渴。

君家自无儋石储,蟹黄熊白能俱设。

平生见酒唇不濡,是夕连觥耳方热。

群奴夜僵唤不闻,我亦鼾鼻眠东阁。

明朝起过城南翁,尚记新声一笑发。

东归每叹怀抱真,西来又喜颜色接。

方将慷慨豁心胸,未用峥嵘惊岁月。

城南诗翁况远来,门前雪泥又活活。

岂知万事不可期,却树吴樯背城阙。

人生动若参与商,咫尺无论限秦粤。

君闻吾语虽少留,但恐一欢成电掣。

念昔相见无他娱,诵诗徵事相誇捷。

气凌俗子旁若无,偶坐时闻窃嚅嗫。

於今落落谁汝怜,老屋陈编自怡悦。

寄言诗翁傥留滞,岁晚勤迂故人辙。

形式: 古风

题中寂堂

虎卧文公庐,鸟巢道林室。

本自无俗喧,何由辨真寂。

逃溺必登山,避燔必趋泽。

君看好静人,万虑固未息。

是心傥已刳,对境起亦得。

上人早闻道,晚顺世间迹。

振衣下灵岩,飞锡来上国。

高堂亦何有,万卷绕四壁。

客来倚风廊,晤语终日夕。

莫言门如市,中有忘机客。

吾曹诗酒污,此道谁目击。

唯应寂时趣,独有清士识。

形式: 古风

题李伯时画昭君图

昭君十七进御时,举步弄影飏蛾眉。

自怜窈窕出绝域,八年未许承丹墀。

在家不省窥门户,岂知万里从胡虏。

丰容靓饰亦何心,尚欲君王一回顾。

君不见班姬奉养长信宫,又不见昭仪举袂前当熊。

盛时宠幸只如此,分甘委弃匈奴中。

春风汉殿弹丝手,持鞭却趁奚鞍走。

莫道单于无复情,一见纤腰为回首。

含悲远嫁来天涯,不知夔州处女髽。

寄语双鬟负薪女,炙面慎勿轻离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