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冬夜》由明代诗人释函是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情感,描绘了一幅冬夜静思的画面。
首句“独坐高峰上”,开篇即点出诗人独自一人,身处高处,营造出一种孤高的氛围。接着,“双眸寒夜中”一句,不仅写出了夜晚的寒冷,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冷静与深沉。这种环境的描写,为后续情感的抒发奠定了基调。
“乾坤容我拙”一句,诗人以“拙”自谦,表达了自己在广阔天地间,虽不善言辞,却能坦然自处的态度。这里的“乾坤”既指天地宇宙,也象征着广阔的世事,诗人在此表明了自己的心胸开阔,不以世俗的标准衡量自己。
“今古与谁同”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诗人似乎在问古今之间,有谁能真正理解自己的心境?这一问,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自我反思,也流露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入望青山旧,当怀明月空”两句,诗人将目光投向远处的青山,心中怀念起那轮空灵的明月。这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内心世界的探索。青山代表了过去的记忆,而明月则象征着心灵的纯净与超脱。
最后,“何人知此意,冷冷忆卢公”一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卢公在这里可能是指一个特定的人物,也可能是诗人理想中的知音形象。这一句既是对知音的呼唤,也是对自身情感的深刻揭示。
整首诗通过对冬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释函是以其独特的禅宗思想,将自然与人生哲理巧妙融合,使得这首《冬夜》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画面,更是一次心灵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