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陆士衡诗

顾兹蓬蔚,厕根兰陂。膏泽虽均,华不足披。

逮春不茂,未秋先萎。子濯鳞翼,我挫羽仪。

愿言难常,载合载离。昔游禁闼,祗畏夕惕。

今放丘园,纵心夷易。口咏新诗,目玩文迹。

予志耕圃,尔勤王役。惭无琬琰,以詶尺璧。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此诗《答陆士衡诗》是潘尼在魏晋时期所作,通过对比自身与他人的境遇,表达了对人生际遇的感慨与自我反思。

首句“顾兹蓬蔚,厕根兰陂”,诗人自比蓬蒿,将自己置于兰草之旁,形象地描绘出自己的地位与身份的低微。接着“膏泽虽均,华不足披”一句,指出虽然受到同样的恩惠与滋养,但自身并未展现出应有的光彩,暗含对自己才华未能得到充分展现的遗憾。

“逮春不茂,未秋先萎”则进一步描述了诗人对自己人生的评价,认为自己在春天未能茁壮成长,还未到秋天就已经衰败,流露出对时光流逝、事业未成的无奈和哀叹。

“子濯鳞翼,我挫羽仪”通过对比,诗人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表达了对自己不如他人的感慨。“愿言难常,载合载离”则揭示了人世间的聚散无常,表达了对命运多舛的感慨。

接下来,“昔游禁闼,祗畏夕惕”回忆过去在宫廷中的生活,强调了对过去的敬畏与谨慎。“今放丘园,纵心夷易”则是对当前自由生活的向往与享受,体现了诗人对个人自由的珍视。

“口咏新诗,目玩文迹”表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追求。“予志耕圃,尔勤王役”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为国家服务的承诺。“惭无琬琰,以詶尺璧”则以谦逊的态度,表达了对无法回报他人厚礼的愧疚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社会地位、个人才华以及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色彩。

收录诗词(31)

潘尼(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潘岳从子。少有清才,以文章见知。初应州辟。武帝太康中举秀才,迁太常博士。惠帝元康中出为宛令,有惠政。赵王司马伦篡位,齐王司马囧起兵,尼奔归,囧引为参军,与谋时务,兼掌书记。事平,封安昌公,累迁太常卿。洛阳将没,携家欲还乡,道病卒,年六十余。与潘岳以文学齐名,时称“两潘”。今有《潘太常集》辑本

  • 字:正叔
  • 籍贯:西晋荥阳中牟
  • 生卒年:约250—约311

相关古诗词

答傅咸诗并序

悠悠群吏,非子不整。嗷嗷众议,非子不靖。

忽荷略纽,握网提领。矫矫贞臣,惟国之屏。

形式: 四言诗 押[梗]韵

七月七日侍皇太子宴玄圃园诗

商风初授,辰火微流。朱明送夏,少昊迎秋。

嘉禾茂园,方草被畴。于时我后,以豫以游。

形式: 四言诗 押[尤]韵

上巳日帝会天渊池诗

青春暮月,六气和理。律应姑洗,日惟元巳。

谷风散凝,微阳戒始。春服既成,明灵降祉。

形式: 四言诗 押[纸]韵

皇太子上巳日诗

玉衡连极,招摇指辰。太昊司方,句芒御春。

形式: 四言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