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窗夜集叔问戏取樟木脑然雪为灯因与仲嘉叔问联句一首

性空本无方,水火不留碍。

阳生至阴中,此理固有在。

初疑水焚槐,忽若镜加艾。

又如大海中,神龙出光怪。

冰姿映烈焰,势恐不两大。

原燎正焮腾,汤沃忽崩败。

涓涓煖泉涌,熠熠寒光碎。

伟哉六合间,恢诡不胜载。阴风结飞雨,来自。

九天外。苍樟出芳液,根节依大块。

初非气相求,又岂天所配。

如何冰炭仇,乃作坎离会。

因知造化机,幻手端可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奇特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自然界中水火交融的奇妙景象,以及冰与火之间看似矛盾实则和谐共存的自然法则。诗人通过“性空本无方,水火不留碍”开篇,点明了万物本无定形,水火虽看似对立,却能在特定条件下和谐共处的主题。

接下来,“阳生至阴中,此理固有在”进一步阐述了阴阳相生相克、相互转化的自然规律。诗人以“水焚槐”、“镜加艾”、“大海神龙出光怪”等比喻,形象地展现了水火交融时的奇异景象,既展示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也蕴含了对生命循环与宇宙奥秘的深刻思考。

“冰姿映烈焰,势恐不两大”一句,将冰与火的对比推向高潮,暗示了两者之间看似不可调和的冲突,但最终“涓涓煖泉涌,熠熠寒光碎”,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诗人通过这一系列的对比与转化,表达了对自然界神奇力量的敬畏与赞美。

“伟哉六合间,恢诡不胜载”总结了自然界中种种不可思议的现象,强调了其复杂性和多样性。随后,诗人描绘了阴风、飞雨、樟木、冰炭等元素交织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界中各种元素之间的互动与融合,体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最后,“如何冰炭仇,乃作坎离会”一句,巧妙地将冰与炭、水与火的对立关系转化为和谐共生的象征,寓意着自然界中看似矛盾的事物实际上可以和谐共存。诗人通过这一转折,揭示了自然界中隐藏的和谐与统一之道,表达了对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现象的敏锐观察和独到见解,更蕴含了对生命、宇宙和自然法则的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697)

程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

  • 字:致道
  • 号:北山
  • 籍贯:衢州开化(今属浙江)
  • 生卒年:1078—1144

相关古诗词

九日块坐无聊越州使君季野舍人见过敝庐会方回承议亦至因游章公山林登览甚适越州置酒暮夜乃归作诗一首

独坐正搔首,华轩款柴荆。

念兹节物佳,及此久雨晴。

驾言共幽讨,一放远目明。

森苍蛾眉山,上有百尺亭。

遥岑出西南,杳蔼川原平。

城中十万家,烟云隐飞甍。

凉秋得遐观,始觉天地清。

朱栏据木末,开筵敞南荣。

持觞屡相属,泛彼东篱英。

不知日云暮,初月忽已升。

秋娥亦徘徊,流光代华灯。

风流龙山集,坐见千古情。

慷慨相顾言,曜灵急飞腾。

人生无根蒂,聚散不可凭。

悬知明年会,相望若初星。

公如洪都宴,杰阁依青冥。

傥有英妙客,摛文焕丹青。

我如斜山翁,浪爱九日名。

幽忧不能写,浊酒或自倾。

会与鉴湖老,兹山聊复登。

形式: 古风

夜宿丞舍即事呈蒋大匠存诚苏少监元老(其一)

群动夜方息,啾啾草间鸣。

残炎未云谢,遽作凉秋声。

秋风来几时,朝暮气已清。

虚窗置方榻,境寂身暂轻。

卧念平生怀,展转不得宁。

形式: 古风

夜宿丞舍即事呈蒋大匠存诚苏少监元老(其二)

王生一言善,从容水衡丞。

无功乐佳酿,能令浊流清。

顾我老且奇,微官代躬耕。

正当急跨马,问讯桷与楹。

观公成风手,一引朱丝绳。

简书可少置,颇哀此无能。

形式: 古风

和同舍胡元茂松年夜直书怀(其一)

南枝挂明月,羁羽无安眠。

天寒倚脩竹,窈窕谁当看。

平生饱幽独,古井不复澜。

一来英俊中,梦寐犹林泉。

夜直石渠阁,周庐别闲宽。

恨无青藜杖,照此清夜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