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诗七十首(其五)支道人遁赞佛

震旦值熙阳,首夏时清和。

缅怀鹫岭地,兹夕降奢摩。

明星一悟法,慈悲周九阿。

撚花陟宝座,花影何婀娜。

阿难笑传意,外道生障魔。

岂期一茎草,可为千丈柯。

历劫已无数,未来今已过。

嗟予禀夙愆,幸得渡慈波。

巍巍鸡足山,众宝何嵯峨。

一自法鼓息,昏夜徒吹螺。

禅解既已鲜,支离何众多。

空有澄观理,不聆帝子歌。

遂使阎屠人,终日疲婆娑。

真性了无取,千载如一俄。

颠倒识浪中,仡仡复蹉蹉。

哀哉此众生,忍闻修多罗。

渡海必以筏,无筏难涉河。

渡竟还自渡,由旬与刹那。

寄言后世士,讽诵无怠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盛时泰的《拟古诗七十首(其五)支道人遁赞佛》描绘了夏日时节,诗人身处阳光普照的震旦(古代中国对印度的称呼),心中怀念着佛教圣地鹫岭(即蓝毗尼,释迦牟尼诞生地)。夜晚,佛法如明星般照亮,慈悲之光照耀广大。诗人通过拈花微笑的故事,象征佛法智慧深入人心,连外道也无法抵挡。他感叹一株小草也能成长为参天大树,暗示佛法的深远影响。

诗人感慨自己虽有罪业,但有幸在佛法中得到救赎,鸡足山的宝物显得格外庄严。然而,当法音不再,只有单调的螺声,修行者们难以深入领悟,只能在混乱的认识中徘徊。诗人悲叹众生迷失,难以理解佛法真谛,如同渡河无筏,痛苦挣扎。

他强调,要像乘筏过河一样,通过佛法渡过生死苦海,最终实现自我解脱。诗人告诫后世,应勤于讽诵佛经,勿忘修行。整首诗寓教于景,表达了对佛法的敬仰和对世人沉沦的忧虑。

收录诗词(37)

盛时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古诗七十首(其六)梁简文纲闺怀

罗衣空自熏,舟航不惭憩。

情知流水长,自恃剪刀利。

将刀欲割水,如花还引蒂。

欢悰自久暂,侬情无难易。

朝旭忽杲杲,夜漏复丁丁。

妃子怀湘浦,文君问长卿。

形式: 古风

拟古诗七十首(其七)何水部逊示寮

流英辞嫣红,芳苔敞初碧。

感兹春日晴,欣此夏云色。

高天下薰风,中林启瑶席。

闲怡众蔚舒,静悦清商激。

怀中瑶华音,门前车马客。

怀刺始见投,牵裳不假帻。

容辉一以遘,琴樽惬所适。

骂坐无往人,投辖有新迹。

幸此休沐闲,无言朝请迫。

明星方在户,鸡鸣以为则。

形式: 古风

拟古诗七十首(其八)吴记室均春怨

春宵难孤眠,清晓易双曙。

既自未逢新,那能不怀故。

新欢犹水萍,故人似风絮。

寄衣今已迟,裁书昨复误。

祗对银缸花,不识金微路。

干戈信纵横,营垒几屯聚。

未见奏凯还,更闻代人戍。

岂忘君年衰,复恨妾颜暮。

流机积寸丝,剪刀惊尺素。

徘徊明月前,形影自相顾。

形式: 排律

拟古诗七十首(其九)崔员外颢游侠

生长在大梁,好与侠少游。

侠少有骏马,银鞍千金锼。

晓日骑马出,夜听弹箜篌。

酒酣不自惜,掷与黑貂裘。

平生重然诺,不解轻为愁。

英风满人口,姓名遍皇州。

摴蒲名花下,挟瑟楼上头。

昨成辽海勋,得赐双旗斿。

肯学蓬累人,栖迟老一丘。

功名不解取,白首常多忧。

岂知公孙弘,终拜平津侯。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