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三十四首(其二十四)

当堂不露,主人翁元是旧时。

借影全彰,第一座屈烦今日。

雪夜金乌历堂,炎天玉兔转怀。

妙叶儿孙,全该祖父。

木人执板云中拍,石女含笙水底吸。

形式: 偈颂

翻译

在场的人并未显露身份,原来主人就是往日之人。
借助光影完全显现,首位人物今日承受了麻烦。
冬夜金乌(太阳)照耀厅堂,夏日玉兔(月亮)移至胸怀。
巧妙的子孙承继了祖辈的智慧和遗产。
木偶人在云端击打木板,石女在水下吹奏笙箫。

注释

当堂:在场。
元是:原来是。
旧时:往日。
借影:借助光影。
全彰:完全显现。
屈烦:承受麻烦。
雪夜:冬夜。
金乌:太阳。
炎天:夏日。
玉兔:月亮。
妙叶:巧妙的子孙。
儿孙:子孙。
全该:都应。
祖父:祖辈。
木人:木偶人。
执板:击打木板。
石女:石像。
含笙:吹奏笙箫。
水底吸:在水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如净所作的《偈颂三十四首》中的第二十四首。它以独特的禅意表达了一种人生的哲理和对自然现象的观照。首句“当堂不露”暗示了深藏不露的智慧或内在的真理,而“主人翁元是旧时”则可能意味着一切都在变化之中,但本质未变。接下来的“借影全彰”与“第一座屈烦今日”描绘了时间流转,即使是太阳(金乌)和月亮(玉兔)也随着季节更替,但都在尽职尽责。

“雪夜金乌历堂,炎天玉兔转怀”通过对比冬日阳光和夏日月光,进一步强调了世间万物的轮回与变换。诗人接着以“妙叶儿孙,全该祖父”比喻后辈承继前人的智慧和德行,体现了家族传承和教化的重要性。最后两句“木人执板云中拍,石女含笙水底吸”,运用奇特的意象,木人和石女象征着自然的力量,它们在云端击板、水底吹笙,寓言般地展现了生命的节奏与和谐。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禅宗的语言,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表达了关于生命、传承和宇宙秩序的深刻见解。

收录诗词(219)

释如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三十四首(其二十三)

云散秋空,即心见月。

家家门前照明月,处处行人共明月。

骑鲸捉月,撑船载月。

忽然月落夜沈沈,笑杀胡僧齿门缺。

形式: 偈颂

偈颂三十四首(其二十二)

白圭无玷,顽石点头。转关一拶,佛祖仇雠。

咦,咬猪狗汉转风流。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偈颂三十四首(其二十一)

龙生龙,凤生凤,指天指地独称尊,老鼠养儿巡屋栋。

共将恶水蓦头浇,万两黄金也合消。

形式: 偈颂

偈颂三十四首(其二十)

瞿昙夜半翻筋斗,万像平沈大地空。

赢得波旬拍手笑,灯笼露柱暗搥胸。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