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试求遗书于天下

炎德侔三代,文章叹烬馀。

千金期重赏,诸郡购遗书。

东鲁藏经出,西秦挟律除。

儒生搜简毕,谒者骛轩车。

阙史修兰省,亡诗补石渠。

愿观新四部,清禁直明庐。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皇帝为了搜集散失的书籍,广泛征求天下遗书的情景。诗中以“炎德侔三代”开篇,将当朝之盛比作古代的辉煌,表达了对盛世的向往与追求。接着,“文章叹烬馀”一句,暗含了对过去文献遗失的惋惜之情。

“千金期重赏,诸郡购遗书”,展现了朝廷为搜集遗书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奖励机制,体现了对知识的尊重和珍视。接下来,“东鲁藏经出,西秦挟律除”两句,通过具体事例,形象地展示了各地积极贡献书籍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搜集工作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儒生搜简毕,谒者骛轩车”描绘了儒生们在搜集书籍过程中的辛劳,以及朝廷官员们忙碌奔波的情景,体现了整个社会对知识传承的共同参与和重视。最后,“阙史修兰省,亡诗补石渠”两句,表明了朝廷对于历史文献的修复和补充工作,以及对诗歌文化的保护,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愿观新四部,清禁直明庐”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能够看到整理后的四部经典,以及在皇宫内阅读这些珍贵书籍的愿望,寄托了对知识传播和文化繁荣的美好愿景。整首诗不仅反映了宋代社会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文化的重视,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文化传承的深切关注和美好期待。

收录诗词(237)

杨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张令同年赴岭南

滕王阁上正持杯,候吏先期过岭来。

泽国暂抛三径菊,春风须寄一枝梅。

昔年身到仁宗殿,同日鳞惊禹穴雷。

万里青云有前约,莫因蓝绶叹尘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刘纯之以便亲请还蜀

通守临川郡,家山梦翠微。

愿辞灵运史,欲着老莱衣。

万事樽前尽,片心天外归。

金乌伴征棹,日日向西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赋梅送黄庭方

子行何所赠,赠子一枝梅。

长共雪霜约,故先桃李开。

清香隔年在,和气引春回。

上国人相问,为言南岭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赠朱汉臣先生

德义轻轩冕,有谁知所存。

清风满淮国,高节老巢门。

孝友敦兄弟,诗书教子孙。

何当对明月,林下接君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