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陶安为孔隐君所作的挽诗,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哀悼和对其品德的赞美。首句“墓木年来拱”描绘了墓地上的树木已成拱形,暗示逝者已逝多年,岁月流转之感强烈。次句“庭兰日有芳”则以兰花的香气日日飘散,象征孔隐君的美德如同兰香般长久留存。
“与君虽不识,闻誉亦堪伤”表达了诗人虽然未曾与孔隐君相识,但听到他的美名,仍然感到痛惜。接下来两句“田宅金渊在,源流泗水长”,运用比喻,将孔隐君的财富比作深不可测的金渊,其家族源远流长如泗水,显示出他的家业和影响力。
最后两句“禹钧阴德厚,遗绪未茫茫”是对孔隐君高尚品德的赞誉,暗指他像大禹一样积德深厚,留下深远的影响,其家族的优良传统尚未完全消逝。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情感真挚、寓赞于哀的挽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敬仰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