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公羊传四首(其一)

齐桓合兵车,召陵始服楚。

忿缘荡舟起,辞为包茅举。

勤王岂其诚,继绝聊可与。

萌此挟君奸,夷吾合膏斧。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方平所作的《读公羊传四首》之一,通过对《公羊传》中关于春秋时期齐桓公与楚国关系的历史事件的解读,表达了对历史人物行为动机的深刻思考。

首句“齐桓合兵车,召陵始服楚”描绘了齐桓公在召陵之战中联合兵力,迫使楚国屈服的历史场景,展现了齐桓公的军事才能和外交手腕。接着,“忿缘荡舟起,辞为包茅举”则引出了历史事件的起因,即因愤怒而引发的荡舟事件,以及为了祭祀而举用包茅的仪式,暗示了事件背后的情感因素和宗教仪式的重要性。

“勤王岂其诚,继绝聊可与”则探讨了齐桓公参与救援周王室(勤王)的动机,是否出于真心,还是仅仅为了维护自己的霸主地位。最后,“萌此挟君奸,夷吾合膏斧”则揭示了齐桓公可能利用权力和手段,甚至不惜使用暴力来达成目的,暗指齐桓公的行为可能包含着阴谋和不正当手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事件的解读,反映了对人性、权力、忠诚与背叛等复杂主题的深入思考,展现了诗人敏锐的历史洞察力和深刻的道德反思。

收录诗词(307)

张方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公羊传四首(其二)

晋之公室微,六族相吞螫。

赵鞅率邑车,志岂在君侧。

封兹祸乱根,留为奸雄迹。

吴楚因诛错,不昭宁复辟。

形式: 古风

读公羊传四首(其三)

季子治内难,牙也王堤诛。

缓追逸庆父,二子奚亲疏。

探情异无将,归狱兹何辜。

减量自孟德,抽戈实公闾。

形式: 古风

读公羊传四首(其四)

亲亲自祢率,恩礼有等节。

虽云王父命,天性何斯绝。

奈何彼卫辄,父子相倾夺。

此而义可与,人伦固隳灭。

形式: 古风

读孙子二首(其一)

浑浑十三篇,兵谋与师律。

匠巧虽自心,规矩宁可黜。

腐儒知舞干,奔车暇择虱。

腠理与骨髓,所攻盖异术。

形式: 古风 押[质]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