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铜剑歌,并引

雨馀江清风卷沙,雷公蹑云捕黄蛇。

蛇行空中如枉矢,电光煜煜烧蛇尾。

或投以块铿有声,雷飞上天蛇入水。

水上青山如削铁,神物欲出山自裂。

细看两胁生碧花,犹是西江老蛟血。

苏子得之何所为,蒯缑弹铗咏新诗。

君不见凌烟功臣长九尺,腰间玉具高拄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与神秘事件的画面。起始两句"雨馀江清风卷沙,雷公蹑云捕黄蛇",通过对比手法,将平静的江水与狂暴的天气形成鲜明对照,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变化无常。此后,"蛇行空中如枉矢,电光煜煜烧蛇尾"一段,不仅描绘出惊心动魄的场景,更暗示着某种超自然的力量在作祟。

接下来的几句"或投以块铿有声,雷飞上天蛇入水。水上青山如削铁,神物欲出山自裂",通过对雷鸣与蛇动态势的描述,再次强化了自然界中不可预测的力量,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自然现象的好奇和敬畏。

在"细看两胁生碧花,犹是西江老蛟血"一句中,诗人细腻地描绘出了蛇身上的碧绿之花,这不仅增加了画面之美,更深化了神秘色彩的同时,也可能隐喻着历史的传承与流淌。

末尾两句"苏子得之何所为,蒯缑弹铗咏新诗。君不见凌烟功臣长九尺,腰间玉具高拄颐"则是对诗人自己对于这场景的感受和创作的自我反思,同时也通过历史上的英雄形象来强调诗歌的力量与传承。

整首诗以其独特的想象力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神秘力量以及个人创作的深刻理解和情感表达。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今年正月十四日,与子由别于陈州,五月,子由复至齐安,以诗迎之

惊尘急雪满貂裘,泪洒东风别宛丘。

又向邯郸枕中见,却来云梦泽南州。

暌离动作三年计,牵挽当为十日留。

早晚青山映黄发,相看万事一时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晓至巴河口迎子由

去年御史府,举动触四壁。

幽幽百尺井,仰天无一席。

隔墙闻歌呼,自恨计之失。

留诗不忍写,苦泪渍纸笔。

馀生复何幸,乐事有今日。

江流镜面净,烟雨轻羃羃。

孤舟如凫鹥,点破千顷碧。

闻君在磁湖,欲见隔咫尺。

朝来好风色,旗脚西北掷。

行当中流见,笑眼清光溢。

此邦疑可老,修竹带泉石。

欲买柯氏林,兹谋待君必。

形式: 古风

迁居临皋亭

我生天地间,一蚁寄大磨。

区区欲右行,不救风轮左。

虽云走仁义,未免违寒饿。

剑米有危炊,针毡无稳坐。

岂无佳山水,借眼风雨过。

归田不待老,勇决凡几个。

幸兹废弃馀,疲马解鞍驮。

全家占江驿,绝境天为破。

饥贫相乘除,未见可吊贺。

澹然无忧乐,苦语不成些。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与子由同游寒溪西山

散人出入无町畦,朝游湖北暮淮西。

高安酒官虽未上,两脚垂欲穿尘泥。

与君聚散若云雨,共惜此日相提携。

千摇万兀到樊口,一箭放溜先凫鹥。

层层草木暗西岭,浏浏霜雪鸣寒溪。

空山古寺亦何有,归路万顷青玻璃。

我今漂泊等鸿雁,江南江北无常楼。

幅巾不拟过城市,欲踏径路开新蹊。

却忧别后不忍到,见子行迹空馀悽。

吾侪流落岂天意,自坐迂阔非人挤。

行逢山水辄羞叹,此去未免勤盐韭。

何当一遇李八百,相哀白发分刀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