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秋光素如练,满山黄叶霜初染。

斯人巾履晋风流,松竹閒依白云敛。

筇杖儿童不暂离,笔床茶灶相追随。

好似柴桑陶靖节,归来孰与同襟期。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秋日山林图景。首句“一片秋光素如练”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秋天纯净无瑕的景色,如同白练般清澈透明,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接着,“满山黄叶霜初染”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色彩,黄叶在霜的点缀下更加鲜艳,展现出大自然的丰富层次。

“斯人巾履晋风流,松竹閒依白云敛”两句,通过“斯人”的形象,联想到晋代文人的风雅生活,他们悠闲地依傍着松竹,与白云为伴,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含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筇杖儿童不暂离,笔床茶灶相追随”则展现了诗人在山林间漫步的情景,筇杖是登山时所用的拐杖,儿童相伴,笔床和茶灶随行,既体现了生活的简朴,又充满了诗情画意。这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让人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宁静和平和。

最后,“好似柴桑陶靖节,归来孰与同襟期”将诗人自己与东晋时期的田园诗人陶渊明相比较,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那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在这样的生活中,又有谁能够与诗人共享这份宁静与自由呢?这不仅是一种孤独的感慨,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深沉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秋日山林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古代文人生活状态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内心平静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38)

商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罗翰撰归省

三年史馆已迁官,千里亲闱缺问安。

予告暂辞天上去,承恩遥向日边宽。

到时春酒堪为寿,舞处斑衣足尽欢。

侃侃每闻怀直道,会将民隐奏金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送龙太守之毗陵

早从春试见雄文,驻马山中识使君。

晓阙承恩沾仗彩,寒窗叙旧对炉熏。

晋陵抚字多仁政,江表声华达上闻。

自是高才难久滞,超迁还拟立殊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送郑彦成之广信

信州南去近乡山,便道争看衣锦还。

莲幕得贤资画诺,玉峰多暇称跻攀。

半生勤苦盐齑味,千里歌谣井臼间。

别后要知重会处,天香两袖觐龙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赠李其章还官

桐乡二尹西昌彦,为喜居官有政声。

农乐耕桑劳劝相,士耽诗礼藉陶成。

九重奏最恩光重,千里归装去路轻。

悬想到时秋正熟,纷纷老稚尽相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