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陈正献公六梅亭

相府亭前梅六株,四围香影护琴书。

月华犹带玉堂色,风味曾分金鼎馀。

五柳门前空寂寞,三槐堂上竟萧疏。

惟渠不变凌霜操,千古风标只自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相府亭前有六棵梅花树,四周香气环绕着琴书。
月光还残留着华丽的厅堂气息,它们的韵味曾分享过金鼎的余温。
五柳先生门前显得空寂,三槐堂上如今也显得冷清。
只有它们保持着不畏严寒的节操,千百年来风采依旧如故。

注释

相府:指古代高级官员的府邸。
梅:梅花,象征高洁品格。
琴书:琴和书,代表文人雅趣。
月华:月光。
玉堂色:华丽的厅堂之气。
风味:韵味。
金鼎:古代贵重的烹饪器具,这里代指高贵。
五柳: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寓居简朴。
寂寞:空寂、冷清。
三槐堂:古时官员宅第常见三棵槐树,象征家族荣耀。
萧疏:稀疏、冷落。
凌霜操:不畏严寒的节操。
风标:风采、气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雅致的庭园景象,通过对梅花、月华和风味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审美情趣。

"相府亭前梅六株,四围香影护琴书。" 这两句以鲜明的画面语言,将读者带入一个古典园林之中。六株梅花如静默守卫,散发出的清香环绕着琴和书籍,营造出一派文人墨客的高雅氛围。

接着的"月华犹带玉堂色,风味曾分金鼎馀。" 两句,则通过对月光与风味的描写,强化了庭院中那种超凡脱俗的美感。月光如同玉质,散发着淡雅之色,而那股从金鼎飘逸而来的风味,更是让人仿佛能品尝到古代贵族生活的精致与奢华。

然而,在这份宁静中也夹杂着一丝寂寞和萧疏。"五柳门前空寂寞,三槐堂上竟萧疏。" 这两句透露出园林之中不尽人意的孤独感,以及随季节变化而渐显稀疏的植物。

最后,诗人通过"惟渠不变凌霜操,千古风标只自如。" 表达了自己对于梅花不变的品格和艺术追求的赞赏之情。梅花在严寒中依旧高洁不屈,其凌霜之姿便如同永恒的艺术典范,不随世事变迁,自有其独特风骨。

这首诗以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感悟,展现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与审美情趣的独到理解。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题得鱼集史评

男儿生作事,豪杰死留名。

天运常相禅,江流自不平。

百年多险梦,千古有闲评。

诸父渊源在,吾犹及老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题黄冈寺次吴履斋韵

长江几千里,万折必归东。

南浦惊新雁,庐山隔晚风。

人行荒树外,秋在断芜中。

何日洗兵马,车书四海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题楚观楼

西风吹感慨,晓气薄登临。

半壁楚云立,一川湘雨深。

乾坤横笛影,江海倚楼心。

遗恨飞鸿外,南来访远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题碧落堂

大厦新成燕雀欢,与君聊此共清闲。

地居一郡楼台上,人在半空烟雨间。

修复尽还今宇宙,感伤犹记旧江山。

近来又报秋风紧,颇觉忧时鬓欲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