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苍芷溪烟晻霭山,翛然城角起天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画面。"苍芷溪烟晻霭山",诗人以苍翠的芷草和弥漫的溪边烟雾烘托出山峦的朦胧美,展现了自然的恬静与幽深。"翛然城角起天端"则转而描绘了城楼一角,悠闲自在地耸立在天际,与周围的山水相映成趣,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之感。整体上,寇准通过这两句诗,勾勒出了一种宁静而辽阔的意境,寓含着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感悟。
不详
汉族。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1023)九月,又贬衡州司马,是时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自怜野客都无著。
青草湖平两岸水,岳阳楼对三吴州。
冬叶扶疏碧伞团,溪山环郭莫穷端。
车马长云寂,逍遥意亦嘉。
水田殊不恶,茅屋讵堪嗟。
故土含情远,荒村入望赊。
何由慰旅泊,耕殖毕生涯。